“龙的传人”丨中华姓氏堂号暨历代篆刻家名号篆刻艺术展在京开幕。

1月9日下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主办的“龙的传人”——中华姓氏堂号暨历代篆刻家名号篆刻艺术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

 

开幕现场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

原文化旅游部副部长王文章

中国侨联副主席邵旭军,原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赵东花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韩子勇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第十一、二届全国政协常委苏士澍

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蒋效愚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宁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忠贵将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骆芃芃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名誉院长、著名画家何家英

西泠印社理事、天津印社社长、研究员孙家潭

西泠印社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顾问、研究员郭强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创作部主任、研究员尹海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理论部主任、研究员冯宝麟

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研究员艺如乐图

西泠印社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范正红

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主任、研究员高庆春,及来自西泠印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的专家学者、篆刻家,还有在京艺术家、媒体记者等朋友嘉宾参加了开幕式。展览开幕式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蒋熹多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韩子勇首先致辞

 

     从2017年开始,中国篆刻艺术院有规划、分步骤地举行“专题系列展”。专题系列展旨在定向并分专业类别地反映印坛现状,进行专题研究、推出新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造一个高端、学术的当代篆刻创作的展示平台。2017年6月中国篆刻艺术院在国家图书馆成功举办了系列展的首展:“入古出新”——当代著名篆刻家印章临创展,并在山东和广西进行了巡展。展览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原文化旅游部副部长王文章

 

中国侨联副主席邵旭军,原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赵东花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韩子勇

 

     本次“龙的传人”——中华姓氏堂号暨历代篆刻家名号篆刻艺术展,是中国篆刻艺术院年度系列展的一个延续。几千年来,姓名章始终与中国的文人和百姓息息相关,不仅记载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见证。历代印人刻得最多的印就是姓名章。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姓名章的实用功能日益减退。此展旨在溯源求本,深入挖掘姓氏印章的时代表征,探讨姓氏章在新时代中新的使命。与此同时,邀请当代印人刻制历代篆刻家的名号以及斋馆号印章,既是对姓名堂号印传统的弘扬,也是对历代篆刻前贤的礼赞,并借此回溯文人篆刻发展史。篆刻家们用自己精心创作的篆刻作品,组合成篆刻艺术发展的群星璀璨的星河。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第十一、二届全国政协常委苏士澍

 

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蒋效愚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宁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骆芃芃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名誉院长、著名画家何家英

 

 

     本次展览共邀请102位当代篆刻家参与创作,每位篆刻家刻制古代篆刻家的名号、斋馆号印章两枚。同时,每位篆刻家还提供了一幅书法作品参展,而这些书法作品的内容均与所刻历代篆刻家相关,或为他们所作诗词,或为掌故传说。这样的展览创意、展示方式,既是当代印人创作成果的集中呈现,也清晰再现了文人篆刻的发展脉络。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后,在民族文化宫八楼会议室举行了专题研讨会。研讨会有近三十位嘉宾发言,大家围绕“印信——姓氏堂号印钤记的篆刻源流”和“印鉴——钤记龙的传人”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创作部主任尹海龙、中国篆刻艺术院理论部主任冯宝麟主持,中国篆刻艺术院骆芃芃院长最后作了总结讲话。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出至1月20日。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第十一、二届全国政协常委苏士澍致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骆芃芃致辞。

 

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参观展览


 

 

 

 

 

 

 

 

 

 

 

 

 

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骆芃芃

 

    姓名章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使用了。在古代,姓名章多用于证明自己的身份并且是家族姓氏传嫡的凭信物。在中国的文化里,姓名章不仅仅是证明自己身份的物件,更是一个人尊严、诚信的见证和象征,因此姓名章在整个印章类别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明清时期,随着篆刻艺术流派的崛起,印章的艺术性逐渐增强,姓名章的应用率和价值依然不减。许多篆刻家以镌刻姓名章出人头地,成名成家。即使是在今天,延续了几千年的姓名章仍活跃在每一个家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它的应用和使用范围虽然在高度的现代化时代有所减弱,但是它的象征意义反而更加凸显了。

    可以这样说,姓名章无论是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艺术的角度看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而作为一名篆刻家,一生中刻得最多的印就是姓名章。或者说,刻姓名章是篆刻家“看家的本领”。

    遗憾的是,今天的姓名章虽然仍在广泛地使用,但是却不能“登堂入室”。篆刻作品集和篆刻展览中几乎见不到姓名章,一方面稿件、展品的组织者不接收姓名章,另一方面篆刻家也“羞”于把姓名章作为作品。似乎姓名章既无艺术性,也不能称之为“作品”。据调查,业界从来没有举办过姓名章的展览。

    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大家都在刻姓名章,却不给姓名章应有的位置?!

    从去年开始,我院每年举办一次具有针对性的篆刻专题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解决姓名章在创作中的艺术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的问题,如何避免姓名章在创作中的世俗化、庸俗化,如何克服姓名章在刻制中的迎合色彩,如何表达姓名章的个性化、人格化,如何解决姓名章中的设计性,等等,这就是我们举办这个展览的目的。

    通过举办这样的展览和研讨会,我们要面对现实去解决上述问题,使在印人手中刻了几千年的姓名章,在我们的手上有所发展,迎得新生!

    本次展览的展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艺术家自选刻制的姓名章,另一部分是大家共同刻制从元代赵孟頫开始的直至现代的历代篆刻家的名号。准确地说是刻制从元代开始直到民国出生的七百年间的篆刻家的姓名和字号。每位参展作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将赵孟頫、文征明、文彭、丁敬、邓石如、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的名号进行镌刻,一共刻制了一百零二位篆刻家的名号。因为,如果没有这些篆刻家,就没有篆刻艺术发展的今天,也就没有篆刻艺术发展的未来。让我们追思他们!缅怀他们!学习他们!纪念他们!

    这样的展览设计还有另外一个含义,那就是通过刻制这些篆刻家的姓名,我们可以以这些姓名为线索把七百年间篆刻艺术的发展做一个系统的梳理。通过这一个个的姓名,串起一部篆刻艺术的发展史。在这一串串的姓名当中,随时都可以以一个篆刻家为核心,串起一段有关印史的、印论的以及印人的编年史、断代史、传承谱系和流派脉络。因此,我们在展览和作品集中还特别设计增加了每位篆刻家的简介。

    重温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对篆刻艺术的发展有一个全面、深入和系统的了解。

    今天,我们组织当代的篆刻家刻制先辈篆刻家的姓名;明天,年轻的篆刻家再刻制我们这一代印人当中佼佼者的名号,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刻下去,中国的篆刻艺术必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2018年12月25日

 

 

 

 

展览作品


 

说明:篆刻印屏图为左右两位作者,左侧作者姓名图片在上,右侧作者姓名在下,以此类推。

 

苏士澍书法作品

 

韩天衡书法作品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骆芃芃书法作品

 

王丹书法作品(左)艺如乐图书法作品(左右)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尹海龙书法作品(左)冯宝麟书法作品(右)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刘欣耕书法作品(左)刘洪洋书法作品(右)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范正红(左)

 

张索(左)

 

郭强(左)

 

崔志强(左)

 

戴文(左)

 

戴杰(左)

 

徐梦嘉(左)

 

 

冈野楠亭(日本)(左)

 

 

 

 

 

 

 

 

 

 

 

 

 

 

 

 

以下为特约

王义骅(左)

 

王道义(左)

 

文左(左)

 

甘海民(左)

 

 

 

 

由骆芃芃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本次展览画册。

 

 

 


  ▼

 

 

人已赞赏
媒体关注艺术与生活艺术市场观点评论

大写改革开放 · 情系红色沂蒙 ——迎新春 军旅画家张立奎原创巨幅水墨人物画家乡汇报展在临沂市东夷文化博物馆隆重开幕

2019-1-10 16:07:28

媒体关注艺术市场

怪老头黄永玉,看他的山水画是不是也“怪”!

2019-1-10 21:37:3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