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价格】 黄红涛(b.1983) 1533 无名山 纸本设色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黄红涛(b.1983) 尺寸 35×135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暂无
估价
RMB  20,000-30,000
成交价
专场 中国当代书画 拍卖时间
2019-06-15
拍卖公司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9春季拍卖会
说明 山中无我—《无名山》创作随想节选
文|黄红涛
在《无名山》系列的初期创作中,我以“我“的视角表达了乡关深情。我出生在东北一个小乡村,这里属于松嫩平原的一部分,放眼望去,皆是一望无际的沃野良田。儿时印象的山,其实就是地形错落的一个个土丘而已,这却在我心里形成了最初的“山”的形象。它是那样的让人留恋,留下了我十几年的青春年少,也留住了我多少乡愁!第一张《无名山》的创作,完全是信手拈来,是对印象中家乡的“山“的描绘,是以“我”的情感为主脉络进行的创作,完全是主观情感的表达,这种“我思故我在”的视角及情感,是一种“小我”的创作状态。
画者的角度讲“大我”,所指应是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这就需要艺术从业者的作品不仅仅能表达“小我”的情感抒发,更应该对社会、对时代有所反应,有所担当。导师卢禹舜说过:“画道乃时代之道!”城市的喧嚣,工业的繁荣,电子信息的高速发展,我们身在其中却还在一味地“追本溯源”,求得避世之作,无非是对历史的单一继承,没有对时代、对当下的情感反馈。画者,应以“心”为画,如果只是客观的描绘事物,事物反倒失去了生命力,成为技巧的卖弄。正所谓“丹青竞胜,反失山水之真容;笔墨贪奇,多造林丘之恶境”,技法可以继承,“借笔墨以形天地万物”,但情感该怎样继承?身处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于每个艺术从业者来说,都应该是有触动的,有表达的,应该为时代留存痕迹的。
正所谓作品是画者对事物,对时代的情感反馈,创作《无名山》系列时亦是如此。北方的山水虽貌不惊人,但伫立其中顿感厚重、踏实,内心感恩于黑土的恩赐。对于北方地貌,广阔的平原、起伏的丘陵,蛛网密布的涓涓细流予以我的画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在《无名山》系列,我旨在将北方山水的宁静、博大的精神体验代入其中,不需刻意营造。神秘却又踏实,缥缈却又厚重,安静却又处处鸟鸣的氛围自然就在画面之中。北方自然山水的美是不外露、不张扬、与世无争的博大情怀,它展现了一种包容的境界,广袤的大美。第一幅《无名山》的创作完全是基于对北方山水的这些直观感受,没有过多的复杂思考,画面中虽无人炊烟、无人耕作,但却有意识的在静谧的画面中加了田地,简单的人文的符号,使得画面有了丝丝的烟火气。现在流行一个词“囤货”,生活的点滴对于创作来说都是一个“囤”的过程,画面中的种种亦是生活认知,自然体会——儿时玩耍的溪流,游学归家的树林,身处都市的喧闹……每一处细节累积了一个画者的精神世界,自然在创作中即使技法有限,古今相似,但画面最终所呈现的氛围和精神气质一定是属于画者自己的,是长期“囤货”的阶段性展现。《无名山》第二幅,第三幅……一直到今天的创作中,我的意识逐渐清晰,所要表达的,所要承载的也越来越明朗。近几年我逐步创作了《无名山——城市山水》和《无名山——工业时代》,所谓的艺术家的社会责任,首先要摒弃闭门造车,用着便捷的冲水马桶,汽车里加满了95号汽油,社交软件下建立的关系网……哪一点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世人的心态,当然我也是世人,所以这种感触促使我基于《无名山》系列又创作出了对时代有所反馈的其他系列,这也是我阶段性“囤货”的展现。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人已赞赏
北京翰海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崔俊恒(b.1950) 1647 2000年作 戏向繁华托芳心 纸本设色

2021-2-19 7:25:36

北京翰海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白雪石(1915~2011) 1603 2006年作 行楷“惜阴” 纸本水墨

2021-2-19 7:25:5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