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价格】 祝允明 0852 明 行草《桑寄生传》 手卷 水墨纸本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祝允明 尺寸 31.5×211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书法 创作年代
估价
HKD  10,000,000-15,000,000
成交价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 拍卖时间
2020-12-02
拍卖公司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20年秋季拍卖会
出版:叶元封编,《湖海阁藏帖》卷3,清道光15年(1835)。
著录: 容庚著,《容庚学术著作全集—丛帖目》第2册,中华书局,北京,2012年1月,第695页。
款识:枝山道人祝允明书
钤印:祝允明印
题跋:
陈继儒(1558-1639): 谐史之文创自昌黎毛颖传,盖古者讽谏之体也。京兆此卷笔法遒放如聂隐娘剑法,变化如神,而不离手腕,进乎技矣。陈继儒。
钤印:眉公
董其昌(1555-1636): 《桑寄生传》,枝指山人以文为滑稽者耶!乃其书亦如意自在,有纵横跌宕之致,第微俳耳。以其仇,故足称此文也。董其昌题。
钤印:董玄宰
王穉登(1535-1612): 祝京兆书如韩淮阴用兵,正而奇、奇而正,多多益善,变化无穷。余见其书,无虑数十卷,纵横开合,巨细真行及草书,无一卷相类。乃知此翁真有造化在手腕间也。桑寄生传不翅千言,时而纤媚,时而高古,时而奔放纵逸,信临池之绝技哉!太冲出以索跃漫题,以志欣赏,恐不足为此卷重耳。王穉登。
钤印:青羊君、王穉登印
藏印: 李应征(16世纪):李应征印、晴岩
汪文柏(1659-1725):季青真赏、季青鉴家真迹(二次)、文柏之印、一字柯庭、古香楼、屐研斋作、平阳季子收藏图书
程桢义(19世纪):程心柏藏、程氏桢义鉴藏、桢义鉴定、程氏宝玩、漱石书庄藏印
钱万选(17-18世纪):钱万选印
其他: 刘伯琼印(二次)、吴尚忠印(四次)、翼初珍玩、芗岩鉴定、浔阳仲子芗岩珍藏、吴越王孙
说明 释文:《桑寄生传》。
桑寄生者,常山人也,为人厚朴,少有远志,读书数百部。长而益智不凡,雌黄今古,谈词如玉屑。状貌瑰异,龙骨而虎睛,劈力绝人,运大戟八十斤,走及千里马,与刘寄奴为布衣交。
刘即位,拜为将军,日含鸡舌侍左右,恩幸无比,荐其友周升、杜仲、马勃。上召见之曰:“公等所谓参苓茋朮,不可一日无者,何相见之晚耶!”生即进曰:“士以类合,犹磁石取针,琥珀拾芥。若小人而望其进贤,是犹求柴胡、桔梗于菹泽也。”然好佛,与天竺黄道人蜜陀僧交最善,从容言于上,上恶其异端,而弗之用。
木贼反,自号威灵仙,与辛夷前胡结连,犯天雄军。上谓生曰:“豺狼毒吾民,奈何?”生曰:“此小草寇耳!请折棰笞之。”上大喜,赐以川山甲、犀角带,问何时当归。曰:“不过半夏。”遂帅兵乘海马攻贼,大战百合,流血余数里。令士卒挽川弓、发赤药箭,贼不能当,遂走。绊于荑蒺梨,或践滑石而踬,悉追斩之。惟先降者独活,以延胡索系之而归,获无名异宝不可胜计。或马援以薏苡兴谤,此不可留之也,但献之。上迎劳生曰:“卿平贼如剪草,孙吴不能过也。”因呼为国老而不名。
生益贵,赏赐日积,钟乳三千两,胡椒八百斛。以真珠一斛,买红娘子为妾。红娘子者,有美色,发如蜀漆,颜如丹砂,体白而乳香,生绝爱之。以为牡丹、芍药,不能与之争妍也。上闻之,赐以金银玳瑁簪,月给胭脂、胡粉之费。
一日,上见生体赢。谓曰:“卿大腹顿减。非以好色故耶!宜戒滛欲、节五味以自养。”且令放远其妾。生不得已,赐以青箱子而遣之。然思之不置,遇秋风起,因取破故纸题诗以寄焉。其诗曰:“牵牛织女别经年,安得鸾胶续断弦。云母帐空人不见,水沉香冷月娟娟。泽兰顦顇渚蒲黄,寒露初凝百草霜。不共玉人倾竹叶,茱茰甘菊自重阳。”妾答之曰:“莬丝曾附女萝枝,分手车前又几时。羞折红花簪凤鬓,懒将青黛扫蛾眉。丁香漫比愁肠结,豆蔲长含别泪垂。愿学云中双石燕,建乌头白竟何迟。天门冬日晓苍苍,落叶秋惊满地黄。清泪暗消轻粉面,凝尘闲锁郁金香。石连未嚼心先苦,红豆相看眼更长。镜里孤鸾甘遂死,引年何用觅昌阳。”生得诗情不自胜,乃言于上,召之使返。
然生既溺于欲,又不能防风为寒所伤,寝以成疾,面生青皮,两手如干姜,皤然一白头翁也。上疏乞骸骨归。上曰:“吾曩者预知卿之有今日矣!”赐神曲酒百斛,以皂角巾归家养病而卒。
作史君子曰:“桑氏出于秦大夫子桑,生桑白皮之后也。有名螵蛸者,亦其远族。生少孤焭,仅知母而不识父,卒以才见于时,非所谓邓林之桂枝,松江之鳖甲也耶!其后躭于女色,甘之如石蜜,而忘其味之苦于熊胆;美之如琅玕,而不知其毒之甚于乌蛇也。迷而不悟,卒以伤生。哀哉!
注: 李应征,初名衷毅,字伯远,号晴岩,嘉兴人,万历癸酉年(1573)举人,官临安教谕、南国子博士等,著有《澄远堂》、《偶寄轩》诸集。
汪文柏,字季青,号柯庭、筤溪,室名古香楼、屐研斋等,祖籍安徽休宁,寓浙江桐乡,监生。好诗词,工书画,精鉴赏,富收藏,康熙中,官北城兵马司指挥,有《古香楼吟稿》。
程桢义,字心柏、漱石,清道光间江苏吴县人,苏州府学附生、赏戴蓝翎。道光十五年四月曾捐田一千亩、庄房一所,营建庄祠。
钱万选,字子华,江苏长兴人,贡生。康熙四十年(1701)任合阳
独抒性灵:明中至清初书法述略
明代中期以后,书坛走出台阁体的笼罩,书家进入抒发性灵的时代。以真书应制,以行、草书表现才气、个性,似乎形成此一时代的标志。审视书法史,晋人尚势,唐人尚法,宋人尚意,那么这个时期明人书法的特点是尚性灵。
其次,是书法从卷、册到巨幅挂轴的改变。如祝允明《桑寄生传》(拍品编号852)仍然保持明中期手卷书写样式,到了明末清初王铎(拍品编号855、865)、傅山(拍品编号856、866)的时候,书写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意味书法家对于材料、书体、结构、章法、用笔技巧、书写节奏等,各方面都需要重新调整、掌握。
第三,书法家喜欢利用水与墨的比例和书写的速度,表现干、湿、浓、淡、枯等墨韵趣味。这种墨韵审美的趣味,需要书法家对于水、墨和材料的深入掌握。本拍卖呈现的丰坊(拍品编号853)、陈继儒(拍品编号854)、王铎和傅山作品,皆具此一方面的审美倾向。
审视此次丰坊、陈继儒、王铎、傅山等名家这批作品除了在性灵、空间感、墨韵等具共同性外,又因应书法家个人审美认知的异同,在书体面貌上表现各异。丰坊《草书七言诗》(拍品编号853)中锋用笔,转折轻灵,但是好用枯笔,除“啼”、“归”二字外,字距基本表现均匀,可见其空间控制能力稳定。陈继儒早年学苏轼书体,字呈扁方形,晚年学米芾转为瘦长,此轴《行书》(拍品编号854)字体大小、线条粗细略有变化,而字形较长,应属晚岁作品。王铎《行草平生诗》及《行草五言律》(拍品编号855、865)两件书法皆为巨幅绫本,取篆隶厚重笔意,结构凝重雄浑,字紧行松,字与字之间的笔丝较粗,形成特点,而其涨墨特色亦尤见于《平生》诗中。傅山《草书七言诗》与《草书七绝》(拍品编号856、866)整体遒劲纯厚,用笔以圆浑为主,转折较少,字距紧密,若不假思索信笔而书,符合其“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美学认知。四人时代虽有差距,在书法层面共同特征明显,而个性与审美认知则为同中异趣了。
寓言于药:祝允明《桑寄生传》
祝允明天赋颖慧,幼承家学,自言先辈“绝令学近人书,目所接皆晋、唐帖也”,由是遵循修习,参以己意,终成名家,兼擅楷、行、草,尤精小楷、草书。
《桑寄生传》以中药名称编撰故事。作者娴熟中药,文中鸠集当归、远志、刘寄奴、青箱子等药名八十余种,取其谐音敷衍成篇,仿唐传奇“翻空造微”假借小说以见诗笔、史才和议论。卷后陈继儒跋文云“谐史之文,创自昌黎《毛颖传》”,已率先点出来处;董其昌则以为“《桑寄生传》,枝指山人以文为滑稽者耶?”《桑寄生传》作者明人记载有二:一为“国初江阴孙大雅作之所著”;一是常熟人萧韶编撰(明宣德间人)。祝允明猎古好奇,传世有《志怪录》、《前闻记》、《野谈》等小说为证,董其昌有此认定,复为此传作者又增一变数。
祝允明《桑寄生传》以行草书于纸上,用笔秀润,点划遒爽。王穉登评此卷“时而纤媚,时而高古,时而奔放纵逸”,犹如韩信用兵,奇正交替,变化无穷。此卷在明为“太冲”所藏,入清为慈溪叶元封(1797-1849)所得,刻入《湖海阁藏帖》卷3,流布甚广。
叶氏自宋季迁居慈溪,宗族繁衍,至清嘉庆后以种德堂药业闻名于时,又组织白湖诗社与士人相互唱和,并收藏大量字画精品,为浙东诗林一时佳话。清道光15年(1835)叶元封把书帖收藏刻石91方成《湖海阁藏帖》8卷,凡明清书家77人,包括江浙一带名家如祝允明《桑寄生传》(见卷3)、董其昌行书《书王维、岑参、杜甫七律诗》及文徵明《滕王阁序并诗》等,俱为书林逸品。叶氏雅好诗书,聚藏颇富,故所积也厚,今所见祝允明《桑寄生传》,仅其一隅也,识者宝之。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人已赞赏
佳士得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八大山人 0889 清 1701年作 枯木双禽 立轴 水墨纸本

2021-2-19 6:02:52

佳士得拍卖记录

【拍卖价格】 黄道周 0838 明 行草五言诗 立轴 水墨绫本

2021-2-19 6:07:0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