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徐累(1963年生) | 尺寸 | 78×56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997年作 |
估价 |
HKD 500,000-70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中国当代水墨 | 拍卖时间 |
2019-11-25 |
拍卖公司 |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19年秋季拍卖会 |
出版 《喻慧与徐累:新作》,Browse & Darby画廊,伦敦,1997 年,图版21 《中国名画家精品集:徐累》,河北教育出版社,河北,2003年,第25页 《徐累》,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2013年,第127页 |
|||
题识:徐累制。 | |||
说明 |
来源 伦敦Browse & Darby画廊 欧洲私人收藏 展览 伦敦,Browse & Darby Gallery,“喻慧与徐累:新作”,1997年10月8-24日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念奴娇 · 闹红一舸》姜夔(1154-1221)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 子罕》 创于1997年的《沉没的青花》弥散着梦境一般的幽深氛围。徐累用诡秘的蓝色作为背景的主色调,以极其写实的细腻工笔笔法描绘了一匹静态的白马伫立于水中,画面充满了超现实主义的神秘色彩。白马是徐累创作中最重要的象征符号,而马股上往往有来历不明的青花图案。画中青花更徐徐从天而降,坠落至画面下半部的水中,散布于整个构图。徐累笔下毫无生命力的马源自于一段童年时期偶然的记忆:他记得,学校里有很多动物标本,每年秋天都会把它们拿出来晒;展示柜中的鹿、山羊、孔雀和豹既栩栩如生,又死气沉沉。徐累从不掩饰他作品中意象与文字及文学的关系,他曾提及,水中的马意味着“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而马身上的青花纹身则承载着记忆。于是,《沉没的青花》中的马保持缄默,转化成一个纯粹的审美对象,绘画元素间的特殊关系赋予了作品超越表象的神秘色彩。 Lots 834-835 欧洲私人收藏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