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粒画法
墨粒的产生现象很平常,通常剩墨放久(隔夜墨称为宿墨)干了,不讲究的人蘸点水调一调继续使用,次数多了就形成了墨粒。在反复过程中传统习惯性墨的浓度、亮度和胶性被弱化,但是因为胶性脱水而又久干更显硬质与碳性。
张国夫 山水清音 66×43cm
墨粒属于墨法范畴,因为硬质的区别,对立传统墨法的软性。从这个角度来讲,为质变!而以这种墨法表现造型的一种画法,其擅长主要是线及点,线有长有短,时隐时现,点小有时亲如兄弟相随散布在线的周围,似自然而成,因此也可以说是无为而为,这在个别习惯用剩墨的画家染较大效果时,不经意就会出现。如果被发现可能也只作为肌理。
墨粒画法示意图
墨粒作为一种画法,使干湿浓淡焦的墨之五色又增加一个“硬”,使墨的变化又丰富了一个层面!但是,绘画作为视觉活动和作品本身语言的丰富需要并没有因为强调墨粒画法特点的唯一性,而忽视彼此的关系与作用,因此,有时混合其他墨色。
墨粒画法(或称为墨粒线法),先将墨粒加适量水浸湿,或直接湿笔蘸调墨粒,根据表现效果来定,注意掌握好笔中水分。墨粒是被粘裹在毛笔上,适当用力随着侧锋或偏锋拖拉,也因效果原因随机或有反复并随时用备好的宣纸吸附和控制墨粒因受湿而晕开的墨与周边的水,确保墨粒线鲜明特点,这一点非常重要。或为加强线在作品中突出表现与自身的感觉有时指头并用,再结合线的硬性和铅笔碳笔相同,这就又有点像素描的感觉,岂不又增添些许审美意味,何乐而不为!
墨粒画法示意图
墨粒画法的表现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颠覆传统山水画勾皴点染步骤方法,无勾皴甚至无点染,一笔完成!一笔兼得,一笔拖拉。适用范围,三种题材有自然纹理特征的山石树木花草老人及衣服皱褶等。
墨粒画法的创新,同样是中国画笔法的创新它可以具体到一笔有骨有肉,有“泥沙俱下”,有“拖泥带水”,有“连汤带水”(鸡爪皴染用此法),统统正之于绘画的精神世界!
正是:一色墨粒画江山,带水拖泥撼管椽。似海花颜锦上彩,香推浪涌打心尖。
张国夫 哟哟哟清明,山山山高标。长河流不转,大壑吟松涛。(鸡爪皴) 360×97cm
图文/美术报
张国夫
不忘初心的使命感
一、庄稼人普遍种庄稼皆五谷或果蔬,没有天灾人祸必会有丰收。所以我画画就如同种庄稼,自然不在乎种类、风格之多,只要精心伺候。
二、世物繁华,文明荟萃,饱收眼底恐时之不及,怎可蝇蚊戚戚。
三、思想独立,善悟敏学体察,博采众长;辛勤搅动大脑,使艺术的智慧不断呈现。
四、规避欣赏一件作品,看尽画家一辈子;不故作姿态、匠气和萎靡之风,笔墨任自在,精神无病吟。
五、尊崇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大语境下的创新、综合素养全面,追求形式、内容和思想高度统一;多表现山水、花鸟(以梅花为主)、书法,书法以草书、行书为主;山水主要分诗意山水、禅意山水(或为禅意类风格)和生活山水。近些年在水墨方面追求水墨清华韵致中被传统浓墨以及笔墨陈陈相因的一统,而遮蔽的淡墨里精微、细小的事物最大化展现在阳光下,或成为一种重要的美的语言,鸡爪皴、墨粒画法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也是我对徐悲鸿先生“致精微、尽广大”精神的解读结果。
六、随心所欲,尽一己之画事,展千般作品之荣兴!
张国夫 佑 68.5×68.5cm
张国夫 向马远夏圭致敬 70×70cm
张国夫 谁在此山中 45.5×65.7cm
张国夫 瑟瑟秋红能持否 70.5×120.8cm
张国夫 恋 95.8×70.1cm
张国夫 眷 136.3×69.2cm
张国夫 晨浴 93×101.5cm
张国夫 高秋 41×174.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