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郑板桥(1693~1765) | 尺寸 | 30.5×251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765年作 |
估价 |
RMB 600,000-80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 | 拍卖时间 |
2019-12-03 |
拍卖公司 |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
题识:介于石,臭如兰,坚多节,皆易之理也,君子以之。乾隆乙酉春日,板桥郑燮。 钤印:郑燮之印、爽鸠氏之官 |
|||
说明 | 进入18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恢复发展,商业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对艺术的需求,在盐商富贾聚集、思想活跃、已成绘画商业市场的扬州,云集了各家各派的书画家,其中的“扬州八怪”,在石涛以及另一些清初富于创新精神画家画风的影响下,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兰竹。扬州画派的诸多名家中,以郑燮最为重要,他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并擅三绝,尤长墨竹,多得之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又经过了从“眼前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艺术化,在诗情画意中歌颂了清风劲节,表达了关心“民间疾苦声”的抱负。对于前人成法,他主张“学一半,撇一半”“自探灵苗”,不泥古人,在诗书画上均自成家数。本幅《兰竹坡石图》,笔调洒脱飘逸,清芬袭人,复以郑燮标志性的“六分半书”题款,文人气韵横生,颇可宝玩。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