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美术史诗——杨晓阳谈“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

“‘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收官在即 

由中国国家画院组织实施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具有国际性的主题美术创作工程,自2012年项目动议,到2014年正式启动,至2018年11月21日,将完成国内艺术家创作终审,目前已是收官在即。

【编者按】20世纪以来的现代艺术发展与美术体制密切相关,美术体制孕育了一个国家美术的主流倾向,同时也孕育着新的艺术创造。毋庸置疑,中国国家画院在引领新时期中国美术发展中的贡献是巨大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即将恰逢其时地交出一份美术的答卷。为此,《中国美术报》分别专访了这一工程的掌舵者,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和该工程文本总撰稿人张晓凌,请他们分享“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文本、源起、实施和突破。

“一带一路”的美术史诗

杨晓阳谈“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

 

2017年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赴甘南采风写生 

中国美术报:

“一带一路 ”国际美术工程作为举中国国家画院五年之功,合力实践的国际工程,它的文化和社会内涵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美术创作项目。请您谈一下这一工程的源起。

杨晓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理解这种自信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中华民族是文化历史时间最长的民族之一。在几大文明古国中,唯有我们的文化延续至今,源远流长。第二,中国的民族众多,文化的类型最丰富。第三,中国的哲学早熟。中国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中国人“阴阳合一的中庸之道”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本质规律。第四,人类文化的继承有三种,即图形、文字、声音,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把图、形、音合而为一的文字,因此它生发出了属于中国的文学、历史、哲学,发展出书画同源的独一无二的特色。基于以上四点,中华民族是最应该有民族文化自信资格的民族。

就中国国家画院而言,2009年以后,在建院前30年的基础上,我们按照1981年建院之初的设想,致力于完善组织机构。尤其2009年和2010年,下了很大的功夫进行重组,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一部、八院、五个中心、十个基地”的组织架构,提出了“集中国内最好的一批画家,创作能够代表新时期的一批好作品,建立一批画室,给国家留下一批收藏”的工作计划。

2014年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考察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

在2011年建院30周年之际,我们进行了一次大的总结,举办了“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三十周年美术展览”和“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美术——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三十周年国际学术论坛”,从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总结了中国国家画院30年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展览过程中,当时主管文艺工作的中央领导在看完展览之后作出重要指示,对中国国家画院当时的建构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指出了一个方向性的问题:“中国国家画院引领中国的美术发展还不够,中国美术要引领世界美术潮流。”的确,在此之前,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中国美术与世界美术接轨的问题。针对中央领导的这一指示,我们进行了两个月的认真讨论,最后得出了中国美术拥有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优秀民族的美术相媲美的基础和资格,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美术应该产生更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由此,建构了中国国家画院继续发展的方向。

其中,从“集中国内最好的一批画家”的角度讲,中国国家画院“八院”的聘任迅速聚集了一批国家优秀的美术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一支由283人组成的美术创作研究的“国家队”;从“创作一批优秀作品”的角度讲,中国国家画院启动了两个工程,一是“中国美术发展工程”,二是“中国美术海外推广工程”,均被当时的文化部列为重点工程。

以上所讲的中国文化自信和中国国家画院发展两方面的客观因素,也就成为“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推出的基本背景。

2017年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赴甘南采风写生 

中国美术报:

“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因其契合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自实施以来即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请您谈一下这一工程的实施进程。

杨晓阳:2012年7月,以“祖国”为主题的“中国美术发展工程”正式上报,并于同年8月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同意批复。国家“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前身正是从“中国美术发展工程”中延伸出来的。由文化学者、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鲁湘执笔起草的“祖国”主题的美术创作初步文本,包含“六大题材”,即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黄河、长江、长城、大运河。

2013年9月,为配合落实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中国国家画院决议实施“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2014年该创作工程正式启动,首先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负责,集结了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人文、历史、民俗、哲学专家编写了“丝绸之路美术创作选题”,几经调整,最终在600余个选题中确定了这一工程的258个创作选题。随后,中国国家画院启动了画院研究员和理论家深入“陆路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路线的考察写生,以积累创作和研究资料。2015年,中国国家画院又组织画家分批考察了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土耳其、希腊、意大利、波兰、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将视野延伸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为了更好地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同年11月,“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经当时的文化部批准,正式更名为“‘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它的范围从国内扩大到了国际,中国国家画院随即向“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的优秀艺术家发出邀请,以期他们共同参与到本次美术工程中来。

作为中国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联合“一带一路”沿线的古国、大国来共同完成的大型工程,“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总体规划是广泛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知名艺术家,与中国国家画院近300名代表中国当代美术最高水平的艺术家,在5年(2014—2018)时间内,围绕258个题目进行创作,并定期组织艺术家举办展览,就美术史、美术理论等诸多方面展开学术讨论,切实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与传承,最终留给国家一份完整的由世界各地艺术家绘制而成的关于“一带一路”美术创作的收藏。

工程实施5年来,其影响从国内到国外,已经形成了品牌,每一年都有阶段性成果产出,这些阶段性成果通过四种形式来展示:一是“写意中国”年展,二是每年的写生展,三是不定期的小型海外巡展,四是若干人陆续举办的个展。以上这些“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不断发挥着美术对国家战略的配合、促进作用,同时是对中国美术自身发展的总结。

2014年“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考察写生

中国美术报:

依托国家力量所进行的大型美术创作项目,前期已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化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先后完工。因此,“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成果自然更令人关注,那么,您认为它实现了哪些突破?国际性可以说是此次工程与前者最大的不同,国外艺术家的创作如何落实?这一工程后续还有哪些计划?

杨晓阳:由于“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是由国家领导直接批示的国家重点工程,活动内容由中宣部把关,要求不能与以往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重复,并由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有关部门商议解决该工程的其他实际问题。所以,它开始的起点高、准备充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的重视前所未有,也因此,工程的实施圆满、顺利。此外,前两次工程中的组委会、艺委会成员,以及参展作者中的重要成员继续参与到了“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中,这样就保证了该工程的主体是有经验的、有层次的。目前,这一工程体现出了“三个最”:一是,该工程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指示的规格高;二是,该工程用时5年之久,涵盖了陆上、海上及草原丝绸之路全线,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上讲,跨度是最大的;三是,参与本次工程的艺术家和国家数量也是最多的。

同时,国外艺术家对参与本次工程体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我们从100余位海外艺术家中遴选了60余位艺术家参与进来,与他们的不断交流,对于国内艺术家是很好的补充,在互相的学习、互动甚至冲撞中,大家的思路不断打开。“国际性”也成为本次工程的第一大特色。

相较前两个工程,“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主体思路的立意更强调的是文化概念,对艺术本体的建设和艺术性的要求成为重要方面。为此,我们及时总结以往创作工程中的优点和经验,并根据情况发展,提出了对该工程的四个方面的放松:第一,创作题目在题材范围内可以自拟;第二,作品尺寸根据需要可以自定;第三,艺术作品的形式材料可以多样;第四,同样的题目可以由不同艺术家重复创作。同时,对于工程的整体设想,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四个方面的创新点,分别是:组成最强的画家队伍;创作一批高质量作品;形式有突破;理论有建树。

“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第八次草图汇看 

此次工程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很多,最主要是由于我们解放思想,不断在理论和创作上鼓励创新,鼓励不同的意见加入,因此,打破常规的作品,在此次工程中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的重视。创新即成为本次工程的一大亮点。由于本次工程诸多创作限制的松绑及国外艺术家的加入,在中国国家画院组织的30多次的创作草图汇看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意见相互激发碰撞得较为活跃。从组织者的角度讲,虽然增加了一些麻烦,但正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规范的操作,保证了学术民主,让好的艺术建议都得以被采纳。

基于“四个放松”“四个创新点”的推动,可以预料本次工程的结果,在艺术本体上、在表现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在历史的长度上,应该说是全面突破。

另外,本次工程的选题创作方面,因为某些国家战乱等客观因素,一些既定主题在“一带一路”完整的内容链中还有一些缺项,因此,我们计划启动该工程的二期创作,涵盖30幅作品,拟选用特约作者和广泛国际招标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一工程的选题创作进行补充。国家“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完整收官后,所有的作品会汇集起来在国内外进行巡展,最终这些作品将成为国家的固定资产被国家收藏。与此同时,我们努力推动建立专门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美术馆或者“丝绸之路”专题美术馆,如果得以最终实现,会为国家留下一个永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际交流平台,促使本次工程更加圆满,并发挥其更长远的作用。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品创作进度汇看

可以说,该工程最初的设想,现在看来,正变为现实。不仅锻炼和组合了强有力的创作队伍、产生了持续的影响、激发了创作创新的活力、重建了中国写意精神实践重大工程的理论,也必将使得“一带一路”倡议在文化方面得到更为坚实的助力。

美术作品的功用是千秋万代的,这一工程成果中的精品,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建设,其意义将是历史性的。“一带一路”是一个大主题,是千年的工程,所以,今后我们还将以各种形式把这一主题延续下去。期望这一工程能够圆满的结束,重新的开始。

 

编辑:崔月

人已赞赏
媒体关注艺术与生活

最新最全5A级景区名单来了!看看你去过几个?

2018-11-20 20:37:26

媒体关注展览展讯艺术与生活艺术市场艺术教育

2.875亿元!潘天寿凭指墨之王《无限风光》再创最高价纪录

2018-11-20 21:09:3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