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68 1990年产铁盖董牌董酒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 尺寸 --
作品分类 工艺品杂项>工艺品其它 创作年代 暂无
估价 无 底 价
成交价 ---
专场 国香馆藏——珍稀陈酿佳酿专场 拍卖时间
2016-06-06
拍卖公司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十周年春季拍卖会
说明 香型:董香型
容量:500ml
度数:59
数量:24瓶

董酒:
在中国当代酒类收藏界,产於贵州遵义董酒厂的董酒独树一帜,一度成为拍卖会场中买家争相竞逐的对象。董酒拥有包括虎骨等中国著名的八大香料在内的 135 种药材,令其酿造配方成为“国家机密”,也成就了如今世人对其热烈的追捧。
董酒产自贵州省遵义市北郊的董公寺处。董公寺是一座小型佛教寺庙,初建於明朝万历年间,原名“龙山寺”,后改名为“西乐庵”。清康熙元年(1663 年)迁任遵义兵备道的董显忠出资修葺该寺。后因年久失修而墙倾瓦塌。清乾隆六年(1743 年),云游至此的僧人募资重修,并将寺名更为“董公寺”,沿用至今。
董公寺一带酿酒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董酒的酿造始於近代。创始人程明坤出生於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程明坤自民国十六年(1927 年)起将松坎、山盆、观音寺等地糯高粱作为酿造原料,以河沙、白泥以及石灰建造酿酒窖池开始酿酒。经无数次酿造、试验终成米曲,取名“百草单”。民国十七年(1928 年),程明坤用米曲下大窖,但米曲掺入高粱酒槽下大窖时,推积发酵急,升温迅速,反烧也非常之快,因而失败。后来发现大米比小麦热量大,改用小麦制大曲,并研制麦曲使用中药配方,虽经几次失败,但最终成功,并定名为“产香单”,为日后董酒的酿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民国十九年(1930)起,程明坤酿制出“窖酒”,人称“程家窖酒”,本地的销售网点也从两家增加到五家。民国二十一年(1932 年),程明坤又实地前往茅台镇考察,欲从茅台镇三大作坊处购得酒槽用於研究,但未果。也就在同年,程明坤以好香醅作槽,并增修窖池,开始扩大产量,并正
式定名为“董公寺窖酒”。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窖酒的销售网点增加至 20 多处,遍及城内外的各处酒店。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在当时高坪区区长任朝华的建议下,取头尾之字,定名为“董酒”。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贵州全省久旱无雨,董酒的生产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重重压力下,程明坤终究度过难关,重新整理了米曲的配方,并将其改名为“蜈蚣单”。也就是在这一年的一日,程明坤从城内返回之时,受到匪人劫持,从城内所收款项均被如数抢劫。虽此案报至城中师管区,但仍然不了了之。民国三十六年(1947 年),程明坤及他所酿制的董酒遭遇变节。一名在程明坤家中当学徒的小孩不慎淹死,区长认尸为亲。正是因为这场官司,程明坤损失惨重,仅仅让尸体防腐就用去董酒两千余斤,加上赔偿等费用让程明坤血本无归,而且在事件中,酒窖大池被踩塌。最终,程明坤将最后库存的董酒售出。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 年),最终倒闭。在此期间,董酒的年产量一直未超过 8 吨。解放后,程明坤之子程正奎召集有经验的酿酒师傅,共同重新研制,终於在 1957 年让董酒重新走向市场。重建董酒厂之时,酒样被送到国务院,当时总理办公室曾批示:“董酒色香味均佳,建议当地政府恢复和发展。”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人已赞赏
北京匡时

楚图南(1899~1994) 0088 1991年作 楷书七言句 立轴 纸本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21-1-31 4:10:50

北京匡时

-- 2217 1978年麦卡伦18年单一纯麦威士忌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21-1-31 4:11:0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