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品信息
作者 |
方人定(1901~1975)
|
尺寸 |
215×116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962年作 |
估价 |
RMB 600,000-800,000
|
成交价 |
--- |
专场 |
西风东渐:早期绘画与现代艺术专场 |
拍卖时间 |
2016-06-06 |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十周年春季拍卖会 |
|
出版: 1.《方人定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983年,P39,图版23 2.《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方人定》,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年,P119 3.《百年中国画展名家精品系列—方人定专辑》, 中国邮政明信片,2001年 4.《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精品选—方人定中国画作品》, 国家邮政局发行邮票,2004年 |
说明 |
展览: 1.《方人定遗作展》,广东画院,广州,1980年 2.《方人定遗作展》,中山市博物馆,中山,1984年 3.《方人定遗作展》,澳门赵斑斓文化艺术馆,澳门1986年 4.《方人定遗作展》,广东画院,广州,1991年 5.《方人定百年纪念展》,广东美术馆,广州,2001年 6.《方人定画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03年
来源:得自艺术家家属 借古喻今的古装人物画 ——东郭先生 借古喻今是中国文人艺术的传统,方人定是一位有现代追求而又有传统情结的画家, 童年接受的传统诗词教育,以及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教育正处在新旧交替而仍旧以旧学为主的年代,这些都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功底,能诗善书而又熟悉古代典故。在旅居澳门期间,方人定开始创作了一系列的古装人物画,通过借古喻今的方式抒写心志。 1929年——1935年约七年中,方认定两次东渡日本,在岭南画派中,是在日本学画最久、对人物画下功夫最大、作品也最多的一人。从日本画的造型、色彩、用线、构图、立意等,来反思中国现代人物画的振兴问题,并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一系列实践成为冲锋陷阵的艺术斗士。 在新中国成立后,方人定逐渐开始着重于对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美的整理和表现,从对时代和现实的美深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在坚持描绘造型、折衷中西的同时,也在扩展创作的题材、探索丰富的画法与风格,并逐渐淡化和消化外来艺术的影响,审慎地向传统靠近,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也都逐渐成熟。 这幅《东郭先生》创作于1962年,作品中整体笔墨、线条以及色彩的运用,均体现出中国传统意味。在人物的刻画中,传统的结构线条以及设色、渲染皆可看出画家不同于早期现实主义题材人物画的表现手法。背景环境的弱化以及动物造型的呈现,在写实的同时也体现出对西画透视、造型以及浓烈色彩的弱化。画家在用线用色方面,既能熟练运用传统的笔墨技法,有能充分发挥学习西画所积累的造型能力之所长。 在方人定后期的创作中,他的“重新折衷中西”方面的特点是向传统的适度回归。包括人物画和花鸟动物画,都更加弱化了西画、日本画的痕迹,而加强了传统的画法和风格。解放后,岭南画派成为广东画坛的主流,他也逐渐以更平和、理性的态度审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画之间的关系。 方人定先生的艺术技巧是比较全面而笔墨功夫又是深厚的,这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的需要所决定的。在这些不同于描绘现实社会人物画的作品中,即便抛开对作品背景的推测,观者仍能感受到他广博的历史知识与文人修养,敏感而多忧的气质,独立而执着的个性。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些作品所展示的画家隐曲的内心世界,是现实题材的人物画不能准确而恰当的表达的。不妨说正式这些古装人物画弥补了《日暮途远》等现实题材作品所无法传达的内容,这也使得我们对画家有了可以丰富了解的机会。进而也可看出那个时代的画家们所处中西文化变革与交融中的思考和各自所做的努力与实践。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