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1885~1967) 0507 行书《自寿诗》 立轴 纸本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周作人(1885~1967) 尺寸 78.5×28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书法 创作年代 暂无
估价
RMB  120,000-180,000
成交价 ---
专场 海绡楼藏名人墨迹专场 拍卖时间
2016-06-06
拍卖公司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十周年春季拍卖会
出版:《民国文人政要书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P66,2014年。
款识:原吉平先生雅属。知堂年七十九。

钤印:周作人印

说明 备注:原吉平上款。原吉平,日本企业家,曾担任“日纺”公司总经理。

按语:此幅书法作品从内容和题款来看,应是周作人赠人之作。上题“原吉平先生雅属”,落款“知堂年七十九”,钤“周作人印”。正文“前世出家今在家,不将袍子换袈裟。街头终日听谈鬼,窗下通年学画蛇。老去无端玩骨董,闲来随分种胡麻。诸君若问其中意,请到寒斋吃苦茶。写旧作以应”,想必这件作品是周作人七十九岁时写来赠给原吉平先生,将从前作的诗重新誊写,以旧作回应。这首诗原本是周作人五十岁时写的两首所谓“自寿诗”之一,题目为《偶作打油诗二首》,后来用八行笺随意抄写寄赠给林语堂,谁知林语堂将手迹影印,发表在一九三四年四月五日出版的《人间世》创刊号,并配上周作人的大幅照片,同时期还发表了沈尹默、刘半农、林语堂《和岂明先生五秩自寿诗原韵》,轰动一时。
周作人七十九岁时仍将此诗书写赠人,可见他对这首诗喜爱之深,更可以说是他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他曾回忆小时侯家中说他“系老僧转世”,所以有“前世出家今在家”之句,周作人曾说,“自审近来思想益销沉耳,岂尚有‘五四’时浮躁凌厉之气乎”,于是躲进书斋,“玩骨董,喝苦茶”成为他的生活常态。
周作人自幼好古,十三岁时就有一方“酣古”印章,喜好收藏碑刻拓片。这种审美趣味最终体现在他的字上,时常将简俗字与篆体结合,古拙生涩,别有滋味。他在《知堂回想录》的“北大感旧”中,曾有关于北大著名国学教授刘师培的一段回忆:“申叔写起文章来,真是‘下笔千言’,细注引证,头头是道,没有做不好的文章,可是字写的实在可怕,几乎像小孩子描红相似,而且不讲笔顺……当时北大文科教员里,以恶札而论,申叔要算第一,我就是第二名了。” 这里的“申叔”指北大以旧学闻名的教授,“筹安六君子”之一的刘师培。周作人自比“恶札”,不过是玩笑罢了。此件赠原吉平先生书法作品作于七十九岁,将近耄耋的周作人运笔毫不松散,多以侧锋书写,变化丰富,古雅气息流动于纸间,如此高龄仍能书写至此,实属难得。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人已赞赏
北京匡时

许兵 2470 当代 六瓣菱菊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21-1-31 3:35:47

北京匡时

于右任(1879~1964) *0210 草书“百字令” 立轴 纸本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21-1-31 3:35:5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