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小随父卖画,视陈洪绶为老师,花鸟山水人物几乎全能!

任颐(1840年-1895年),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人。自幼随父卖画,后从任熊、任薰学画,后居上海卖画为生。

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海派四杰”之一。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能。重视写生,又融汇诸家法,并吸取水彩色调之长,勾皴点染,格调清新。

其人物画,早年从陈洪绶法出,形象夸张,富装饰效果。如故宫博物院藏《干莫炼剑图》轴。后练习铅笔速写后,变得较为奔逸,如故宫博物院藏《风尘三侠图》轴等。其写照技艺,高妙绝伦,曾为虚谷、胡公寿、赵之谦、任薰等多人画像,无不逼肖。

与同时代的画家居廉相比,任颐在吸收西洋绘画的语言时,更注重的是西洋画讲究明暗形成的空间前后关系。

中国画讲究意境中的空间,此意境来源自然,后需“中得心源”,这也就形成了中国花鸟和山水画中“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方式。此种空间有别于西洋画中注重实景空间关系的表达。实景空间关系会利用光影产生空间透视,而这种透视在画面中主要表现为受光与背光产生的明暗效果和前后关系。这种绘画形式,在任颐的花鸟画作品中并不鲜见。

任颐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观感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他的花鸟画大胆运用色彩的对比,建立起雅而不俗的花鸟画形态语言,适应了当时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而这种对自然环境光、色的观察和理解方式,与西方绘画中对色彩的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任颐巧妙地融入了西洋绘画中对光影的认识,产生了有异于传统花鸟画的空间层次。

任伯年的绘画作品究竟如何呢?哲学诗画整理了些,一起来品鉴。

任伯年人物画赏析——

任伯年花鸟画、山水画赏析——

人已赞赏
媒体关注艺术市场

傅抱石在世最后一件山水画拍卖以1.8亿成交

2018-11-5 16:52:22

艺术与生活艺术市场

心旷神怡!傅抱石山水作品赏析

2018-11-5 16:55:3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