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缺席的画展

《感恩 致敬——我与残联共成长》第九篇

2010年6月28日下午,一个特殊的画展在广州博物馆开幕。尽管画展的主角阿刚因为身患精神分裂症正在接受治疗而没能出席开幕式,但是“举办一次画展,让别人知道精神病人也能取得艺术成就”圆了阿刚的最大心愿。

《爱的印象》画展

阿刚精心挑选出来的36幅画,经过专业装裱被静静摆放在越秀山五层楼的广州博物馆专题展厅里。每一幅画旁边,都有阿刚留下的遒劲的钢笔字,或是对画作内容的描述,或是简短的小诗。这个名为“爱的印象”的画展为市民打开了一扇走近精神病人这个特殊群体的窗口,也给像阿刚一样正在接受康复治疗的人士开启了一个表达自我、与外界沟通的渠道。

阿刚作品《爱的印象》

简短的开幕式后,大批市民在阿刚的画作前流连品味。对于阿刚的画,很多人都说无法评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并非在乱涂乱画,而是用抽象而精致的画风表达人生哲理。阿刚也因此被誉为“广州的毕加索”。画展开幕前夕,记者专门到精神病院采访了阿刚,他充满自信地把自己的画风概述为“理象派”,他说这个画派到现在还是一种探索,他正在寻觅有同感的同道中人。

在一幅名为《对视与回避》的作品里,许多双眼睛展现着不同的神态。阿刚在画作的题记中写道:“对视的心态是那样直接的感受,而回避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市民刘先生对阿刚的这幅画是这样解读的。他说,我觉得这是他内心世界一个非常真实的表达,而且不仅仅是表达绘画者本人,而是表达一个群体。他们实际上非常渴望跟这个世界去对视、去平等地交流,而不需要回避。

阿刚的作品《对视与回避》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副院长张红卫说,阿刚因为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已经在精神病院住了近十年。除了吃饭、睡觉和接受治疗,阿刚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绘画中,绘画也成为他康复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他说精神病院发现阿刚对绘画有兴趣后,就在康复大楼单独给他开辟了一个个人的工作绘画室。通过绘画治疗,能够提高病人生活的规律性、行为的自觉性,更重要的是病人还能体现他的成就感和价值感,这样的心态对他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阿刚一般三四天便能创作出一幅画。此外,他还绘制书签,并把这些书签慷慨地送给来画室参观的人。阿刚的内心,一直想办一个画展。广州博物馆了解这个情况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敲定了举办画展的方案,使他梦想成真。时任广州博物馆馆长的程存洁表示,为精神康复者举办个人画展意义重大,因为这不仅在广州博物馆,恐怕在整个广州的博物馆界也是开天辟地第一回。观众可以通过画展去了解精神病患者内心的世界,更多地去体验、关心精神病人。

阿刚的作品《神采》

程存洁说:画展定名为“爱的印象”也很深的有寓意。首先他反映了精神病人的一种需求,选择他其中的一幅画的名称来作为展览的名称,代表了他对人世间的一种真爱的渴望。另外,这个展览能在博物馆展出,也体现了社会特别是广州人对特殊群体还是有人文关怀的。

广东有120万精神病患者,由于我们国家还没为精神病患者立法,患者常常得不到尊重和保护。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副院长张红卫认为,大部分精神病人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和健全人没什么两样,他们也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现在很多人一提起精神病人就想到暴力倾向或是街头流浪汉,这是一种很片面的看法。

市民何先生是一位退休的中学教师,他说在广州博物馆这么高层次的场所专门为精神病患者举办专题画展,彰显了社会的进步,体现了广州的大爱。

市民饶有兴趣地浏览阿刚制作的书签

张红卫副院长透露,几年前,精神病院的义工曾把阿刚的画作装裱起来送到香港、德国等地展览,很多人观看后都赞叹不已。在一些慈善拍卖会上,阿刚的画作还拍出数千元。

用艺术抚慰精神病患者,使其得到社会认同,从而实现自我认同,广州的探索无疑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文字| 陈晓

编辑| 刘洋

人已赞赏
艺术与生活艺术教育

名画欣赏——明代董其昌的《高逸图》

2018-11-4 0:19:43

艺术与生活

用最简单的画,卖出最贵的价

2018-11-4 0:25:2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