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十二项提名,《影》真的担得起吗?

《影

圆桌

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参与这次深焦DeepFocus圆桌谈,我是主持人徐若风。

张艺谋的新片《影》,在国庆档引发了非常大的讨论。

对于当代的华语电影而言,张艺谋不仅是最受瞩目与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他在21世纪后的作品们更是普遍受到争议。即便曾经饱受贩卖东方奇观争议,即便新世纪已经有《三枪》、《十面埋伏》等豆瓣分都无法过5分的作品,即便《长城》问世后被影评人诟病其“作者性已死”……

张艺谋,依然是最受观众期待的第五代导演,他从不是一个能被“定性”的导演,因为他一直在做着跳脱出自己的尝试,不断地在时代与创作的语境变化中做出改变。而这次的《影》,就包括了不少他对自己的反思、反叛与回归。

策划│深焦编辑部

编辑│bastard

主持人

徐若风

日常在看电影的艺术史学生,居于杭州。公众号“风影电影纪”。

嘉宾

二十二岛主

电影记者,豆瓣影迷。

镜镜

传播学专业,电影爱好者。

寒枝雀静

豆瓣影迷。公众号“风影电影纪”编辑。

把噗

影评人。

徐若风:

以下,是我的一些初步问题,大家在第一轮回答时,除了回答我的问题外也可以谈一些自己想说的话题,形成互动。

1. 大家都是如何简单评价《影》的?直观感受是什么?

比如就个人而言,这部片子还是达到了70分的预期,是尚可一看的。感受最强烈的有三个方面:对自我视听艺术风格的扬、弃;跌宕起伏却又不失“人味”的权谋剧作;初看微尬、落幕却个个有力的群戏。

2.让《影》脱离出绝大多数古装片的美学趣味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张艺谋靠堆砌符号,构造出了缥缈与扎实、传统与现代共存的影像风格。电影中的造型美术涉及一些诸如当代水墨、书法阴阳论、舞台装置等的形式与内容,是丰富还是过度,大家如何看待呢?

《影》

二十二岛主:

1.大家好,我是二十二岛主,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分享关于《影》的一些想法与感受。

这部电影我看的比较早,是在威尼斯9月6日第一场放映看的,所以很多细节可能记得并不真切,还请大家谅解。我先聊一下直观的感受,因为看《影》当天威尼斯电影节即将结束,观众和媒体们已经进入到看片的倦怠期,对于这部张艺谋的新作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由于同时间其他影厅在放《夜莺》,所以《影》这一场观众也只坐满了一半左右。在大银幕上当时看到水墨画风是很震惊的,那种视觉上的刺激十分强烈,尤其是在看了很多天不同类型的影片之后,这部影片的独特质感就更加突显出来。我有观察周围外国观众的反应,他们看得很专注,等到影片后半段强烈的戏剧冲突爆发后,他们更是不时发出惊呼,目瞪口呆。

《影》剧组在威尼斯电影节

放映结束后,我随机问了身边几位国外的观众是否喜欢,他们大多白发苍苍,应该已经是电影节的常客。谈到张艺谋,他们有着很高的兴致,并表示《影》和自己初始预期的不太一样,但确实是他们希望在张艺谋的影像作品中见到的东西,所以总体还比较满意。对于他们而言,《影》同样是一次奇妙的视觉与心理体验。所以《影》在国外电影节展映收获的好口碑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很多外国观众对于华语影片乃至张艺谋影片的认知。当然回到国内接受观众检验,大家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历史架空等方面都有各自深入的理解,所以《影》在国外打的胜仗只是小范围胜利,国庆档一路走下来的口碑检验才是真正的漫漫长路。

《影》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可以明显感觉到张艺谋个人的一种自我重建,这种重建与《长城》在国内的口碑滑铁卢不无关系,因为《长城》是在好莱坞主导下去讲述中国故事,可以感觉到张艺谋在故事结构及表现上受到了一定的掣肘(当然,剧本本身确实也索然无味,是标准的好莱坞剧作模式)。

《长城》剧照

到了《影》,张艺谋想要重新去构建自己的影像世界,就要在方法上与《长城》乃至之前备受争议的几部作品有所区别。所以我们在大银幕上看到的就是看上去简朴至极的水墨画风,旋律简单的琴瑟音乐,还有罕有的几段“大场面”戏,这些都是张艺谋个人符号弱化的一些表现,但只有看了与电影搭配上映的纪录片才知道,其实这几点每一点都不简单,都是需要在背后精雕细琢的产物。宣传方包括张艺谋本人将这种雕琢称为“工匠精神”,工匠不工匠还是两说,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这是张艺谋和观众之间的一次”赌气“,甚至是一种对抗:既然近年来的”团体操“”鲜艳色彩“”浑厚音乐“都被你们诟病,这次我干脆反其道而行,和你们想的全都不一样。

所以国内观众,也包括我们当时在电影节上看到的很多观众,之所以会觉得惊讶与意外,甚至超出预期,就是因为张艺谋这一次的”心理战术“成功了,他成功地攻破了观众的心房,先是会质疑这真的是张艺谋?再会发出感叹真不愧是张艺谋。这种从影片本身散发出来的”敌意“还是蛮值得玩味的。

2.关于这一次张艺谋的美学表达。其实,之前张艺谋征战威尼斯的几部影片都有传达出个人的美学概念。

第一次去威尼斯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一种很鲜明的色彩美学(color aesthetics),那个时候的张艺谋毕竟还处于摄影师向导演的过渡阶段,所以很注重影片的色彩,比如影片中很鲜明的大红灯笼和红色戏服,与黑暗中始终没有露面的陈老爷的鲜明对比,就在这红与黑的碰撞中,展现了戏剧张力。

《大红灯笼高高挂》

第二次去威尼斯的《秋菊打官司》,则是有为与无为之间的对立,应该是本源美学的一种表现(origin aesthetics),影片中秋菊的一次次“有为”与“无为”的抉择在不经意间影响了身边的人和事,这种对立的决定最后却化为了颇具荒诞意味的统一性。第三次去威尼斯的《一个都不能少》,则是鲜明地传达出了一种东方独有的道德美学(moral aesthetics),魏敏芝的这种倔强可能在外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但这就是切实地来源于他自身的人性与这个现实世界的碰撞,所以这三部影片放到国际上,其实都能传达出一种很独特的美学意味。

《秋菊打官司》

到了《影》,张艺谋在采访中承认这部的美学风格是阴阳美学(YIN-YANG aesthetics),其实这是对于本源美学“有为无为”的一次视觉与故事上的升华,而且选择了很具象的八卦图,即阴阳来进行表表述,所以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看到随处可见的八卦阵、黑白围棋对立、文臣武将之争。

这些意象在大银幕上的呈现是可以带给我思考与一定的感官冲击的,所以我不仅蛮喜欢《影》,同时放在张艺谋个人作品的维度中,也是很喜欢的一部。至于表演上部分演员的尴尬,剧本上的争议等,至少在我当时的观影体验中来说,是可以暂时忽略的(甚至某些演员如邓超的努力出演还成为了加分项)。

镜镜:

1.大家好,我是镜镜。

评价《影》的话,我还是稍稍改一下马克思的一句话吧,就是“庞大的景观堆积”。这是我最直观的感受。整部电影的美学非常直观,只展示了中国元素的表层,然后进行放大,营造出一种过于用力的“东方美学”。但我却认为,这是一种“东方学”美学,非常像19世纪欧洲地域研究里对东方/中国的一种想象,适合用impress从未听闻过中国文化的人群。

电影只用了一些元素反复叠加堆砌来充盈电影,比如黑白二元对立,所以就有太极图时时出现,人物的衣服用上了超前的织染技术和不符合人物身份的后现代泼墨色块,加上外景时的山水,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其实是仿照山水画的山水后期制成的,还有朝堂上高高立起的屏风——白纱上写着书法。即使是在架空不考虑历史贴合度的情况下,这些美学都显得非常廉价,丝毫不见创作者对于山水画/中国风的深层理解,只一味放大承载中国文化的一种元素,试图用它撑起整个故事。

《影》

《影》的美学都呈现出一种机械复制的感觉,完全没有灵韵(aura),没有膜拜价值(cult value)。从屏风的设置到夺城时候的群体行动,都显示出一种整齐划一的集体主义美学。但集体主义美学等于中国风格吗?其实并不。将追求整齐的集体主义追溯到中国古代有些过了,这毫无疑问忽视了从新中国建立持续到现在的社会主义运动,而整个电影大型场面都给我一种社会主义动员的感觉,这种感觉从《英雄》开始就有了,是一种非常社会主义的审美。同时,因为可复制、可再生,在故事单薄(故事的问题我后面会提到)的情况下,会让人忍不住给电影挑错(部分如我前面所说),挑各式细节的错。这里拿《刺客聂隐娘》(2015)来对比就可知。

其实专家有过考证,聂隐娘的美学其实是晚于唐朝的,但当我们看《聂隐娘》时,为什么会屏息凝神?这部电影为什么会有灵韵,从而具有膜拜价值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它秉持着“一切历史不过是当下事” 的理念,还原了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或曰时代精神,从而使得画面与人物协调无比,不是很容易觉察出有何不协调感。

《刺客聂隐娘》

而到了《影》,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西方元素的借鉴——话剧感、特洛伊木马的灵感挪用,用相当西方思维的故事(杀人夺权)搭建故事框架。在架空的情况下,也未做到整体风格的协调统一,无法将风格拧成一个体系,或者说显得“非常拼贴”,并没有一贯到底的精神气质,那么观众未被电影的灵韵召唤,不是只能去挑错吗?所以说,《影》的美学并不能够与故事贴合,召唤不出精神气质,这才是它被人诟病的原因。

《影》的故事非常单薄无力。这也是我觉得《影》最应该批评的地方。就是它故意拉起大旗,将整个电影铺满形式感极强的美术风格,然后依旧乐此不疲地去展示权术,而不加一丝批判权术在这个电影里还是以极其负面的形象出场的:子虞夺位于沛公,影子杀了子虞,(似乎)也夺权于他。之所以说似乎,是因为在这里戛然而止,将承担故事发展的节点作用交给了子虞夫人——由孙俪扮演的小艾。

整个故事捋下来,其实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式权力更迭的故事,甚至都没有一波三折,而只是传递。我们更是能进一步读出这样的意思:权力拥有者及时看似昏庸,但实际上仍然深不可测,这是身为外人的百姓(观众)无法体察的;权力的争夺是零和博弈,见血是常事;碰触权力需要极高的智谋和极强的耐力,还恐有性命之虞。

《影》

所以,电影看似在展示权力更迭的血腥,但实际上是在维护权力。这从大部分观众夸赞电影美术风格大好,却丝毫不提故事如何便可看出。电影创作者,将浓重的风格先呈于观众前,而观众被不留缝隙的美学风格占据后,对早已习焉不察的残暴权力的故事框架更加无意识。最后的结果就是,观众默认权力是负面的,阴暗的,不敢触碰权力。权力拥有者通过制造权力的负面形象,牢牢将权力握在了自己手中,因为民众不会也不敢来争夺权力,因为权力负面且残暴。那么,这种看似批判实则抚慰收编的故事值得赞赏吗?权力难道只能以负面形象出场?

2.至于主持人的第二个问题,我想我上面的回答已经够了。就是影像并不能跑在电影其他部分的前面,这会显得不伦不类的。

寒枝雀静:

1.大家好,我是寒枝雀静。

在《长城》之后对张艺谋其实并没有太多期待,威尼斯时的友邻评价也只是中等。所以看《影》之前并没有很高的预期,但是看完还是觉得国师这次的呈现连基本的预期也没有达到。而这种失望在补了国师新世纪的其他几部商业制作之后更是有增无减。由于个人对张艺谋的作品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我在此仅表述为「质疑」。

个人观感中最直接的是一点,是对风格化的美术设计所发挥作用的质疑。许多观众称赞张艺谋本次的最大进步在于对色彩的克制,但我个人认为泛滥的黑白色彩与泛滥的红橙黄绿本质上并无不同。退一步假设张艺谋这次的色彩的确是一种进步,这种美术设计所发挥的作用同样是值得商榷的。影片大量的黑白屏风、纱帐、衣袂等等所建立出的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视觉元素堆积,而未深入电影的运动内核。即便的确有不少展现「运动」的镜头,我也无法感受电影整体的内在连续性。我个人有一种略为古怪的观感,就是《影》的剧照居然要比正片好看。这或许从一种私人的角度体现了《影》在影像上可能存在扁平与干瘪的问题。

《影》

第二突出的,是对影片剧作结构的质疑。我承认整部影片大多数时候的剧情节奏是不疾不徐沉稳克制的,气氛的营造也是具备吸引力的。然而到了结尾我却被高密度戏剧冲突反转得兴味索然。一方面如此权力更替的剧情大多数影迷早已不陌生,另一方面这几层反转对核心概念——「影」的执迷、对一种无趣廉价的「人性」的翻覆,让我感觉到编剧创作时一种自以为是的熟稔——或是怠惰。这不仅是缺乏新意,也是缺乏对这国庆档最热门的「真伪」之辩这一命题完成度。这或许是张艺谋认可的「电影的核心是戏剧」?这一点也限制着影片在叙事上的更进一步,形成程式化文本与风格化视觉元素的割裂。这就不仅仅是单独的文本或是影像上的偏差,而是电影整体叙述上风格化的不彻底,无法形成一以贯之的吸引力提供新颖的体验。

第三点,则是对影片所谓「中国美学」的视觉呈现,这和第一点紧密相连。我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的确不算深入,但是当我看到影片充斥着太极图、阴阳等等视觉元素时,我不免怀疑这种堆积起来的美学是否只是一种心虚的掩饰:因为除了堆积无从下手。当我看到一群沛国士兵扭着猫步齐齐整整走下石板路时,我这种猜想似乎得到了证实。这也几乎成为了整部片「中国美学」展现的一个微观样本。创作者所做的似乎只是将一些文字概念「翻译」成影像,仿佛一些早期海外汉学家一般面对中国古诗的「图像文字」做「拆字法」英译(比如偏旁里有几个「马」部就多翻译几个"horse")。这显然是一种视觉想象力上的妥协或是匮乏。

《影》

第四点,则是国师电影语言的陈旧,这种陈旧也更突出了堆砌感。一开头频繁的正反打就让我隐隐感到疲倦,而之后全片看下来镜头语言几乎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部分。那几段倍受称赞的雨中博弈镜头,也只能给我「慢镜+配乐」这种虽然恰当但却很常规很保守的印象。

回到主持人提到的三点突破,我个人均不能完全同意。

第一点:该片与张艺谋自我视听艺术风格的关系。就视听层面而言,我认为《影》只是《英雄》的一个翻版,张艺谋中式大片思维的进步非常有限。要说扬弃,可能他扬弃的东西和当年《英雄》中扬弃的差不太多。《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那种视听上以繁驭简的功力几乎丧失殆尽,只留下《英雄》中的一地鸡毛。这一点和我前些日子看《江湖儿女》的感受略有相似。

《影》

第二点:权谋剧作中的「人」味。我个人对这种轻薄空洞、翻覆潦草的「人」性颇为警惕。在这种人情的反转上,我觉得《影》可能还不如张艺谋新世纪另一部《十面埋伏》以及国庆档同期的《无双》来得丰满灵动。不过我倒是在影片开头结尾被「小艾的抉择」这一简洁的时空呼应击中,其中蕴含的悬而未决的临界感或许是影片真正应该突出的部分,也是本片唯一让我感觉到「人」味的部分。

第三点:群戏的效果。这一点和表演的牵涉太多了。当我完全无法认可片中大多数人的表演时我还是没办法去赞美群戏,更别说各个角色在剧作上的功能都是如此明显了。群戏的空间或许有,但是很狭窄。更不必说关晓彤和吴磊这样陨石坑一般的存在,凝视他们两人产生的恐惧感比凝视影片所展现的人性深渊还恐怖。

第一个问题我暂且先说这么多。其实以上几条大多忽略了本片的商业片语境,不免有吹毛求疵之嫌,但对我个人而言的确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观感损伤。此外,泛滥直白的解说台词以及影片对权力、暴力极其狭隘的想象,都是扣分项。

综合一下,《影》对我而言就只能是不合格的作品。

《影》

2.对于主持人的第二个问题。我在第一点中也有所涉及。如岛主所述,这的确是一次中国美学的探索。但我个人对这次探索还是无法赞同,无论在对中国文化本身的肤浅化展现、还是创作姿态中可能存在的献媚都是我犹豫的理由。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好莱坞主导的当代文化市场中的大环境问题,单单指责国师或许也略显苛刻。

把噗:

大家的深入分析,我颇为赞同,而且都已点明《影》在影像和文本上的弊端。

我想先来说下我的感受。因为没带多少预期去看的,《影》给我的感觉还算可以,至少没有让我分神,全程都在或紧张或松弛的观看状态中度过。比较也许是基于对《长城》的观看经验,所以对大家提到的厌恶和失望之类的情绪,我是很少的。作为一位普通观众,《影》在影像和叙事上还算让人满意。张艺谋毕竟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张艺谋,要求或许可以降低一些。

对于各位所说的符号化的景观堆积,比如水墨、阴阳等这些最具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元素,我也是非常认同在张艺谋的实见中只有非常表面、浅层的价值,张艺谋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了解其实是非常浅薄的,与侯孝贤自然是不能相比。考虑到张艺谋成长时经历的那个年代,他的学识,他所擅长的东西……我们便不能再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总是有他自身的局限,我们需要看的,是他在自身限制下能够做到怎样的突破。

《影》

还有关于讨论电影中的“人性”这点,我觉得会是中国所有电影创作者的“软肋”。“人性”是不能简单地通过反转来呈现的,这种方式呈现出来的“人性”没有任何说服力,你在舞台上追求剧烈的戏剧感可以,但在银幕上还是省省吧。《我不是药神》《动物世界》《影》都是同样的问题,人物变个“脸”,“人性”就暴露无遗了?简直幼稚。电影需要通过设置“情境”,让角色陷入两难的困境,在这个过程中,“人性”才会被慢慢地被描摹出来。这完全是感觉到的东西,而不是强行灌输给观众的。很可惜,中国人对“人”的认知已经全面崩坏了。

我觉得比较好的观看方式是将《影》与张艺谋之前的作品相比较。比如《英雄》、《十面埋伏》中对传统文化的使用,也只有一种直接的挪用,但似乎还没有到《影》这般夸张的程度。

我之所以觉得《影》中的这些东西尚可接受,原因在于《影》的整个故事是架空,并没有给观众提供一个具体的朝代和历史背景,而且在表现方式上,也基本多使用室内封闭的空间,以及大段大段的台词来推动叙事,所以它是一个非常戏剧化或舞台化的东西,不像侯孝贤在《聂隐娘》中是要精准“还原”出唐朝的风土物候和人物心理。我觉得这就是差别,决定了两部电影不同的观看方式。《影》是不能太去联系现实的,不防将其看成由自身内在逻辑建构起来的作品,它能否在其内部理念和逻辑脉络下自洽才是最关键的。

徐若风:

这次圆桌的确非常地激烈,第一轮在把噗老师对镜镜、寒枝雀静和岛主三位的回应中,暂且告一段落。其实第一轮的两个问题,不仅是直关《影》的,也是直关张艺谋的,大家都将各自的观点说得差不多了。

第二轮,我们聊一些《影》的边沿话题。

1.大家考虑过如果将贾樟柯的《江湖儿女》、陈凯歌的《妖猫传》与《影》产生对比,能产生什么结论呢?前者同样为目前炙手可热的“华语作者电影”;而后者则是陈凯歌去年年底的古装片,与《影》也有类似之处。

《江湖儿女》

2.大家是否都看了今年国庆档的热门院线片呢?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无论是《无双》、《找到你》还是《李茶的姑妈》,主题上都与《影》有相通之处,各自表述的路径却全然不同。

《无双》

3.《影》在本届金马“超级大年”的情况下,还提名了12项大奖,且包揽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这4项,风头正盛。这也是我在看《影》的时候就早早意识到的——这的确是个一亮相就能给人一种“必有10个以上金马提名”感觉的片子。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是张艺谋第一次入围金马最佳导演,还是他个人的第一次被提名,而和他竞争的另外四位导演此前都拿过金马奖。大家觉得今年《影》的这些提名,哪些有待商榷呢?(我知道大家要开始说孙俪的坏话了)

二十二岛主:

1.《江湖儿女》和《影》如果对比其实蛮有趣,正如我面前所言,《影》是一种自我风格的重建,而《江湖儿女》则是努力通过各种意象与符号的堆砌来提醒观众不要忘记自己的风格,这其实是两位导演创作过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之前张艺谋也曾有过类似的表达,《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是他个人古装片纬度中的一部“集大成”,只是从《雷雨》的改编,再到演员的碰撞实在有些尴尬,所以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江湖儿女》在创作野心上也是同样的体现,只是在拍法换汤不换药,仍旧是大家熟悉的贾樟柯,甚至可以串联出所谓的“贾樟柯宇宙”,所以还不至于被骂的很惨,但已经有很多观众提出了他对于个人创作风格上的一种背离。到了下一部《在清朝》,如果科长还在沿着当下的这条路走,可能真的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滑铁卢。不过没关系,他还年轻,有机会去尝试。至于《妖猫传》,虽然都是大导演的古装力作,但是表达方式与风格不尽相同,感觉可比性并不强。

《妖猫传》

2.国庆档影片我都有看,主题的相同应该是一个有趣的巧合,但正好可以在这样的对比下,评判出各个剧本和形式上的高下。在这三部中,《影》无疑是综合质量最高的一部,麻花的价值观依旧是短板,而且这部确实不够好笑,而《无双》则由于庄文强个人编剧出身,在情节上不忍舍弃,显得略冗长,如果精简一些可能会更加好看,节奏也会更明快。虽然目前《无双》的票房开始逆袭,评分也持续走高,但在我心中今年国庆档最佳还是《影》,是一部可以镇得住场的片子。

3.《影》能够在金马斩获这么多提名,其实我是略感意外的,尤其是今年台湾片除了《谁先爱上他的》无甚亮点,这与去年《大佛普拉斯》和《血观音》的闪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影》我最质疑的奖项,其实来自于最佳女主角,孙俪在影片中的表现只能说是平平,而且这个角色本身并没有太多的灵气,找来孙俪更多的可能是想寻求一种与邓超的默契,乃至对于影片宣传上的一种噱头,与其他几位入围的人选相比,确实弱了一些。(尤其今年还有赵涛这样的大女主在,只怕这个奖项很难到手,反倒是刚刚看完不久的《宝贝儿》中的杨幂,给我留下了比孙俪还要深刻的印象。)

涛姐牛逼

至于其他几个奖项,提名多只是一种先期的引导,最终能拿到几个奖才是关键。虽然已经可以预料到今年颁奖礼上《影》仍旧会领跑,甚至能拿下最佳导演这样的大奖,但这只是对其艺术性的一个肯定,并不代表他的质量就是所有入围影片中最好的。我倒是希望可以把一些奖项给到《影》,但不要太多,鼓励一下重回本心创作的张艺谋,以免其在艺术上再度陷入骄傲与自我陶醉之中。

镜镜:

1. 对比《江湖儿女》的话,我大概会想到两个都曾被指责贩卖中国丑陋面以迎合西方的导演作品变迁轨迹。先简单说一下结论,张艺谋到《影》,可能已经很大程度上不是上世纪的他;而贾樟柯还可以依稀看得出早期作品的气质,但是明显感受到了一种不愿走出comfort zone的困惑。《影》还是延续张新世纪以来的一种权力叙事,夸张宏大的美学设置,去他上世纪美学和文本相得益彰的电影已远,在《影》里张对权力的态度虽然变得有些思辨,但是还是陈腐,属于一种毫无根据的对权力的仰视型想象。就是“换汤不换药”。《江湖儿女》则就是一种自我总结了。相比于张的叙事,我更偏爱贾对于现实体察和捕捉,况且这次他还在《江湖儿女》里添加了许多女性意识,让人觉得他并不是一味囿于自己的作品体系,而是在渐变。这样看来,我觉得贾樟柯其实比张艺谋好。

《江湖儿女》

至于《妖猫传》,我感受到了和《影》一样的老旧和陈腐。陈是沉醉在盛唐不愿醒来,用一种外邦视角体察和还原盛唐,流光溢彩,烈火烹油,和他知识分子的属性有些相关。而《影》则展示了一种身处江湖之远,对庙堂的想象,认为弄权者都是丑陋的,互相倾轧攻讦的,我觉得有些单调,且对人性的挖掘不足。这也是符合张早期执着于乡土叙事的创作者身份的(突然换了世界感觉所以显得格格不入)。这两部电影,都是在回顾自我,致敬自我,是一种nostalgia。

2. 我只看了《李茶的姑妈》,里面涉及的是真假姑妈的故事,看片尾字幕才知道原来是改编自西方19世纪的一出戏剧。而今天才开心麻花团队将其改编,把故事置换到了华人群体,并选择在国庆档上映,而从票房表现、上座率以及观众反应来看,这部电影似乎的确抓住了观众的某种诉求,这也其实体现了一种中国滞后于西方的现代过程。我个人是因为错过了上一阶段大热的《西虹市首富》,所以想去看看开心麻花到底有何能耐。

但是很不幸的是,这次的观影体验非常糟糕。整体的叙事在我看来低俗无聊,电影调度几无,不谈任何电影语言,真假姑妈的设定也属于“强撑着讲下去”的类型。但我身旁的一位女性观众,一边斥其恶心,一边大笑,我想可以一窥开心麻花为什么会大火的原因有人故意装傻卖弄,用低俗包装自己,从而得以让观众找到定位(构建他者),或是确认自己的“高贵”,或是感叹大有共鸣。

《李茶的姑妈》

这种电影,对电影/美学教育尚未成体系的中国来说,恐怕还会盛行很久。观众也会买账,毕竟很多类似于“生活这么苦我还为什么要看苦巴巴的艺术片”总是不绝于耳。

如果要拿来《影》比的话,除了真假设定同样肤浅(影的真身—影子设定基本流于形式了)外,大概就是《影》和《姑妈》都在迎合观众的刻板印象——上层社会(权贵和有钱人)都荒淫无度、凶残暴虐。最后的效果多半是,观众安于自己的天地。

3.对于《影》斩获这么多提名,我第一反应是金马奖在倒退,不然就是碍于张导盛名,金马只提名不褒奖。个人觉得,《江湖儿女》《邪不压正》的质量都在《影》之上,而前两者的提名项少得可怜,似乎都不多。《影》在我眼中,不值得提名最佳剧情片和最佳女演员这两项。

寒枝雀静:

1.我的确在观影时不自觉地和《江湖儿女》进行对比。虽然两者在风格上的差异非常大,但是在「奇观」的运用上我认为的确有共通之处。《江湖儿女》的「奇观」呈现为一种比较模式化的文本框架内散乱的片段式插入,这并不是说奇观本身的内容不符合现实或是存在贩卖嫌疑,而是说散乱的碎片没办法融入影片的整体风格,更难以深化主题的表达。加上剧作本身符号化倾向严重(涛涛的表演一定程度地拯救了这种倾向),这种「剪报式」拼贴的效果就更明显了。而《影》的「奇观」似乎更具摧毁性,如我在之前关于美术设计这方面所言:堆积式的视觉元素、较为平庸的视听语言以及相对类型化的剧作共同作用下,影片形成一种从内而外的断裂甚至是崩塌。

《江湖儿女》

在这种僵硬中最突出的就只有风格化的视觉元素,形成的效果便是:「奇观」用一种离散的方式侵蚀了整部电影。假如说《江湖儿女》的「奇观」不适感主要表现为一种情感体验的时而中断,《影》就是几乎自始至终都无法形成顺畅的体验。

《妖猫传》似乎在创作方法上相对较为明确。陈凯歌的目的应该就是想让观众在庞大浩渺的盛世奇观中去提纯情感本身的纯粹性。假如说《妖猫传》在盛世宴席的描绘中求的是真实感、临场感,而结尾则令人顿悟盛世之虚伪与情感之真实,那么《影》或许只是在一片虚假中求得更进一步的虚假——这一思路本身并无问题,但是《影》相对而言更缺少情感上的冲击力(尽管《妖猫传》的结尾未免也有点陈凯歌作为知识分子的自我感动之嫌)。张艺谋似乎把自己藏了起来,而陈凯歌到最后反而有种虽然略显做作但掏心掏肺的真诚。

《妖猫传》

2.我个人看了《无双》和《找到你》,两部影片我都给了尚可但依然比《影》高得多的评价。两部都是具备一定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所建基的故事环境也大有不同,丰满的人物而非悬空的概念才是它们追求的第一要义。

《无双》相比《影》最大的优点是通过叙述层这一更宏观的角度来讨论真与假这一命题,或许同样存在过分戏剧化的倾向,但是描绘人物的各色细节都是相对具体可感的(虽然不见得足够真实有说服力)。结尾部分每一个反转几乎都能带来情感上的震悚并让人物更进一层——而《影》在故事一开始似乎这一切就已经注定了。两者共同的问题则在于在同一命题的探讨上逐渐丧失了社会性的维度:《影》是自始至终几乎不具备,《无双》则是格局越来越狭窄,最后变成一个略为简单粗暴的心理游戏。因而两者在批判的向度上都是较为孱弱的。

《找到你》

相比之下,《找到你》则在商业类型片的戏剧观赏性与现实丰富性上做到了较好的平衡。这可能也是因为它的的戏剧性自始至终着眼于现实差异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要处理的主旨也仅仅是阶层鸿沟之间的「理解」,相对而言将一个简单的故事用丰富的叙述进行了扩充,也挖掘得更深更彻底。

我个人特别同意镜镜在第一个问题中对本片所展现的对权力的态度的阐述。尽管张艺谋用了大量血腥场景来刺激观众,让观众在感官的抗拒(或是邪恶的快感…)中意识到剧作的批判性所在。但是《影》的问题在于对权力与暴力的单一化想象,当这种想象完全没有超过观众对权力结构的理解时,它就只能停留于一种感慨甚至是隐秘的快感——最终形成的依然是对权力的幼稚认知甚至是不自觉的认同、迎合。

与开心麻花的相似之处,我和镜镜的观点似乎略有不同。我认为与其说这两者是下层对上层的空洞想象,不如说是来自“民间文化圈”的创作者的自我剥削。不过两者都的确是非常意识形态框架内的作品。

《影》

3.或许是我对国师商业作品的领悟能力还是不够敏锐,主观上我找不出任何一个值得提名的理由。横向比较而言,我大概会相对认可最佳男主角(毕竟徐峥都提名了)、最佳造型设计、最佳美术设计、最佳动作设计等一系列技术类奖项。但我对这几项的认可,也只是单独拎出来作孤立的比较,这种对孤立的赞美是无可奈何的。

最不认可的提名,恐怕还是孙俪的最佳女主角了,无论是戏份还是表演质量我都难以理解,《找到你》中的马伊琍和姚晨虽然用力过猛也依然比她更值得这个提名。女主角提名里,涛涛是最棒的。

 

人已赞赏
媒体关注艺术教育观点评论

潘玉良:从妓女到一代画魂,她还是画作藏入卢浮宫中国第一人

2018-10-7 21:34:42

媒体关注

2352万港币 亚洲拍卖史上最贵腕表诞生

2018-10-10 15:58:5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