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 | 尺寸 | 高9cm |
---|---|---|---|
作品分类 | 玉石器>摆件 | 创作年代 | 清乾隆 |
估价 |
RMB 140,000-160,000 |
||
成交价 | --- | ||
专场 | 神工妙造——古董珍玩专场 | 拍卖时间 |
2015-12-05 |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15秋季拍卖会 |
说明 |
说明:取寿山芙蓉石,材质光亮莹润,圆雕挖耳罗汉。罗汉开脸方阔,额头饱满,耳朵长厚,细眉长目,眼微垂,嘴角上扬,神态安祥。身着僧袍,薄衣贴身,衣纹舒密有秩,纹路随人物结构、动态走向,刻线流畅如水。衣服花纹以细线碾刻出,手肘、足膝、背部饰祥云,领口边饰卷草纹,再以墨色染出刀线,简洁舒朗,无多余装饰。罗汉单腿屈膝而坐,右手自然搭在左腿膝盖上,左手执耳勺挖耳朵,一幅筛滤世间烦恼超凡脱俗的神态。其开脸、双手、人物姿态刻画得精彩细致,身材比例敦实浑厚。罗汉动态的闲逸倘然来自内心的清净,这是雕刻家琢磨宗教人物内心的体现,可以说这件寿山石罗汉雕像无论在石材选料上还是雕刻工艺上都是精彩绝伦。 挖耳罗汉,十八罗汉之一,那迦犀那尊者,比喻法力强大,有如龙的军队。据传这位罗汉住在印度半度坡山上,他也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名闻印度。在艺术造型上,常以单手执耳勺挖耳为形象示人,用挖耳朵来表示“耳根清净”之意。耳根为佛教六根清净之一,不听各种淫邪声音,更不可听别人的秘密。罗汉形象,最早记载见宋代《宣和画谱》,后梁张僧繇画有一幅十六罗汉像;而雕刻形象,最早的是杭州烟霞洞吴越国吴延爽发愿造的十六罗汉圆雕坐像,发展至明清时期,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其造型基本统一,而开脸、神态微异。明末,寿山石雕刻以福建杨玉璇最为闻名,他雕琢的罗汉形象意趣怏然,后有周彬著名者,他们作品进贡宫廷,颇受赞扬,名气广传,桃李遍地,经世代发展逐渐形成福建一带寿山石特有的雕刻风格,此罗汉雕像正系上述一脉相承之作。 来源:“中国嘉德”2009.11.24 Lot2044。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