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 | 尺寸 | 长16.5cm |
---|---|---|---|
作品分类 | 玉石器>摆件 | 创作年代 | 清乾隆 |
估价 |
RMB 270,000-300,000 |
||
成交价 | --- | ||
专场 | 神工妙造——古董珍玩专场 | 拍卖时间 |
2015-12-05 |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15秋季拍卖会 |
说明 |
说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新疆回部的叛乱之后,大量新疆和阗玉及痕都斯坦玉进入宫廷,其壁薄体轻,雕刻精细,纹饰繁复而不俗,深得乾隆帝喜爱。正值此时,在弘历审美趣味下改良“玉厄”,去除淫技,用新疆和阗玉料造生趣雅致之器皿,随后玉器制造进入了历史高峰期。期间江南制造总局为迎合乾隆皇帝的喜好,吸取痕都斯坦玉雕特征,参揉入“苏工”传统玉雕中,工艺精湛,有些几与痕玉媲美,你我难分,逐渐具备外域特征的玉雕逐进入宫廷。 此为是乾隆时期典型的苏工仿痕都斯坦玉。青白玉料,拥有老玉特有的温润,包浆老道。茄形玉洗,呈半个剖开的茄子状,器璧较厚,口向内微卷。内壁光素无纹,外壁雕花叶纹。器形向一侧收拢并向内弯曲转至茄蒂,成为器柄,造型别致。底为花形足,精雕花瓣与花蕾。痕都斯坦玉制作工艺难度比较大,雕塑感强,富于装饰,具异域特色,纹饰和造型特征明显,穷研极致。以写实的花卉果实为题材,作品生动有趣,正如乾隆御制诗中描写的:“玉瓢一握如瓜瓢,有蒂有叶还有花。” 参阅: 《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2007年,页155,图25。 来源:“伦敦佳士德”2011.11.11 Lot 1398。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