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23 明永乐 释迦牟尼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 尺寸 高20.5cm
作品分类 佛教文物>佛教文物其它 创作年代 明永乐
估价
RMB  3,500,000-5,500,000
成交价 ---
专场 作意——佛教艺术专场 拍卖时间
2015-12-05
拍卖公司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5秋季拍卖会
款识:大明永乐年施
说明 内地宫廷

众所周知,永乐时期宫廷所制作的鎏金佛像被视为佛教艺术世界最重要的作品,更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巅峰,以精致无暇的铸造技术与丰厚的鎏金技巧闻名于世。在Ulrich von Schroeder,《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2001年,卷2,页1237-91,记录了四十五件刻有「大明永乐年施」的永乐佛像,都是来自西藏庙宇的鎏金铜佛。这些作品之所以能保存在西藏,主要是在永乐皇帝执政时期,皇室盛行馈赠佛像给西藏宗教领袖或是寺庙。这源于明成祖朱棣(1360-1424)在执政期间致力于强化与西藏宗教领袖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这尊鎏金铜佛细部如西藏佛像传统作加彩处理,可推测这类佛像应是当时永乐皇帝馈赠西藏宗教领袖之用。
永乐佛像的风格可以追溯到奉藏传佛教为宫廷信仰之元代宫廷。杭州灵隐寺飞来峰摩崖石雕提供了汉传佛教艺术全新风格的例证,这些石刻中诸尊温柔微笑的面容,饱满圆润的躯体,多层次的宝座无不反映了当时纽瓦尔的艺术风格。此类风格当时更是深受以萨迦派为主导的西藏地区的喜爱,并且透由西藏才让当时著名的尼泊尔工匠阿尼哥(Aniko,1244-1306年)将此风格引入中国。在永乐时期的雕塑家,几乎都使用类似图像做为蓝本。本件佛像大致上延续永乐佛像相同的风格,但几个细微之处如释迦牟尼佛具有尼泊尔风格倾向的脸部轮廓与莲花座瓜子型莲瓣的表现形式,在风格上与之前公私所见之典藏品略有差异。除了这些许差异之外,此件藏品依旧拥有典型永乐鎏金铜佛的特征。明显之处包括身躯与腿部上宽松的衣褶,自右肩垂落而下的衣袍,以及配置均衡的圆型联珠。
这件鎏金铜佛采用释迦牟尼的身形,罩简素僧袍,右手持触地印。以释迦牟尼为题材的永乐佛像在文献上较为罕见,即使在 von Schroeder 西藏寺庙的调查报告也只有一件(请参考《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页1280,图版358A。),其他作例为Markbreiter藏一件罕见带有尼泊尔风格的永乐佛像(售于香港苏富比2010年10月7日,编号2142)。另一典型永乐佛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可参考《明永乐宣德文物图典》,页244,图118)。此外,这种以尖状瓜子型表现佛像莲台上莲瓣的方式同样极为罕见,例如鸿禧美术馆藏四臂观音永乐佛像(售于中国嘉德2014年5月18日,编号3658)。
释迦牟尼像右手下垂持触地印,左手持禅定印,维持在禅定冥想的坐姿之中。这样的图像源自于佛陀的心灵传记,在佛陀证悟真理之前战胜魔罗的重要事迹。那时,佛陀立下誓约将保持禅定冥想的姿态,直到透悟真理实相为止。但他遇到了魔罗,那是一位试图让佛陀分心,阻碍佛陀证悟世间实相的恶魔。对于一切试图破坏佛陀追及理想的种种诱惑,无论是喜或是厌恶的干扰,佛陀均不为所动。依据传统记载,魔罗展开最后的进攻,试图撼动佛陀慈悲的菩萨胸怀。对佛陀追寻求心灵觉醒的理想,魔罗提出了质疑。在精神毅力的支持下,释迦牟尼想起自己在多次以动物与人类身形的转世过程中,曾以无量的慈悲愿力帮助一切的有情众生。于此觉悟的关键时刻,释迦牟尼理解并坦然面对命运。为了回应魔罗的质疑,禅定坐姿的释迦牟尼移动膝上的右手,触碰大地,并「请大地为证」,以此坚定不移的动作使得魔罗,魔军与女色诱惑溃散败逃,留下释迦牟尼独自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体验伟大的觉悟。

来源:
西藏重要私人收藏,1980年前。
美国私人收藏,购于1980年。
黄铜鎏金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人已赞赏
北京匡时

陈献章(1428~1500) *1540 秋山闲话 立轴 绫本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21-1-26 16:49:16

北京匡时

-- 3247 刘木龙 寿山旗降石薄意摆件 (一组三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21-1-26 16:49:2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