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董其昌(1555~1636) | 尺寸 | 本幅34×364cm;题跋34×60cm |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书法 | 创作年代 | 1620年作 |
估价 |
RMB 1,000,000-1,200,000 |
||
成交价 | --- | ||
专场 | 畅怀——历代书法夜场 | 拍卖时间 |
2015-12-04 |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15秋季拍卖会 |
款识:庚申十月下浣书,其昌。
钤印:戏鸿堂、董其昌印、太史氏 题跋:岁在阏逢敦祥榴月,光启时客阳明山麓。钤印:光启寓目、光启鉴真、心孤欲近禅 |
|||
说明 |
董其昌 行书《兰亭序》、《兰亭后叙》 DONG QICHANG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明朝末年涌现出了照耀后世几百年的书法家,其中尤以董其昌为代表。董其昌以他超绝的天才与情趣,劲健的笔法,深刻的影响了有清一代。他入仕途之后,得以观古代名家法帖墨迹,心摹手追而技艺猛进。他的书法即有魏晋之风,又兼得宋人之犷,在当时即已名扬海内外,与张瑞图、邢侗、米万钟并称“晚明四大家”,又与邢侗并称“北邢南董”,与张瑞图合称“南张北董”,可见声名之显着。他的书法天真烂漫、简淡自然,而又能风神超逸。 董其昌为万历进士,授编修,后任太子侍讲,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由于仕途上的顺利,他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到书画上来,他的心态是平和的,故书法多韵致,倡淡意。对于传统他更多的学习与再创造,而没有徐渭与张瑞图那种反叛,各家笔法与面貌皆可以信手拈来且化为己意。他曾说:“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今人只是笔作主,未尝运笔。”可谓识者言。 《兰亭序》为天下行书第一,行书书法的千年典范。董其昌写此卷必为“狮子搏象”,用尽全力。展开此卷,便觉清光照人眼眸,用墨丰富,行笔遒劲,有如行云流水。在结字用笔上,皆不求形似,而其精神内核则直逼晋人,有一种萧散、清贵的意味。此卷作于董其昌六十六岁时,为晚年得意之笔。 董其昌的书法自谓从率意中得之,对后世影响极大。清代如康熙、乾隆二帝,朝臣张照、刘墉等均以董字为楷模,流风不绝,影响了清代近三百年的书法。他的书法美学观念,多从禅宗中来,他以为初必学古人,既得法当离古人,“非欧、虞、诸、薛诸名家技俩,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可见他的高志。禅宗不同于北宗的最大一点即是主张顿悟,与书法之道盖有所同。因此他的笔下,虽极淡个人面貌却愈强,可称的上“顿悟见性,即心即佛”。 备注:刘光启题跋。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