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 | 吴作人诞辰110周年:此身犹未出苏州

  2018年是中国现代美术承前启后的艺坛巨匠、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吴作人先生诞辰110周年。9月8日,“此身犹未出苏州——吴作人与苏州研究展(第一回)”在苏州市吴作人艺术馆开幕(展期至2019年5月20日),共展出吴作人的书画作品、信札及文献资料、实物等80余件。

在筹办展览过程中,吴作人艺术馆举行座谈,邀请与吴作人相关的人士共同追忆先生。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秘书长、吴作人外孙女吴宁谈到,苏州不仅滋润了吴作人的艺术感觉,也对他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吴作人艺术馆馆长、吴作人之女萧慧回忆了吴作人对苏州的眷恋,尽管他一生奔波在外,但晚年犹觉“此身犹未出苏州”。

吴作人(1908—1997)

1908年,吴作人生于苏州,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十。其父亲因支持康、梁主张而遭人陷害致死,当时吴作人年仅10岁,生活的艰难并未阻止他的求知欲,自幼丧父的他在兄长等亲友的支持下,怀着对艺术的虔诚于1927年入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学习,后又追随田汉入南国艺术院求学,由此结识徐悲鸿,学习素描。徐悲鸿对吴作人青眼有加,对他的学业倍加关心。1930年,吴作人留学欧洲。1935年,他学成归国,自此直至晚年的整个艺术生涯中,主要从事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

吴作人与夫人萧淑芳合影,1948年

苏州光福古柏间 右起:陈雪庵、钱璎、张星阶、萧淑芳 1973年5月5日

苏州灵岩山下 左起:萧淑芳、钱璎、吴作人、张星阶 1973年5月5日

吴作人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艺术之家、美育之家。祖父吴长吉是当时苏州知名的花鸟画家,父亲吴调元擅长诗词、书法。在吴作人幼年时,他的哥哥、姐姐曾组成一个家庭民乐小乐队,常在年节之时一起演奏自娱。所以,吴作人也熟稔小提琴、笛子等乐器。

吴作人自中学毕业离开苏州后,一生仅在1957、1962和1973年,回到过苏州。尽管每次回乡停留时间很短暂,事务与应酬也很多,但他还是挤出时间对家乡风物做了大量写生,这些作品既有铅笔速写,也有国画和油画。作品内容丰富,有花草、鲜果、树石,还有苏州园林和太湖风光。

苏州太湖边 左3起:柳君然、吴作人、张星阶(辛稼)、萧淑芳 1962年5-6月

东山 速写 1973年5月3日-5月9日于苏州

苏州拙政园一角 油画 1957年5月

吴作人为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和美术教育事业孜孜付出,贡献了毕生精力。尽管工作繁忙,吴作人还是非常关注家乡文艺事业,与苏州文艺事业的干部及老中青艺术家有着密切联系。他经常写信或托朋友了解、问候吴 木、张辛稼等老艺术家工作、生活、身体状况;他指导杨明义等中青年艺术家的学习和艺术创作;他还介绍章志忠等艺术爱好者向张辛稼、吴 木拜师学艺。只要苏州方面需要,他都有求必应。晚年时,吴作人决定将本可以建在北京的吴作人艺术馆选址在苏州。

西子湖(杭州)油画 1957年5月

1962年初夏,吴作人在夫人萧淑芳的一幅《枇杷》国画作品上题句:“修到苏州人,有福啖此果。”满纸洋溢着作为苏州人的自豪和幸福,吴先生就是如此朴素地热爱着家乡。

展览开幕式上,吴作人艺术馆馆长、吴作人之女萧慧提到,晚年父亲被人问及是哪里人时,一改曾经“安徽泾县”(吴氏家族祖籍)的说法,而答:“我是"安徽苏州"人”。生命最后时刻,当病痛稍稍褪去,吴作人还会吟咏并反复书写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一生行路便多愁,落得星星雨鬓秋。数尽归程到家了,此身犹未出苏州”。

吴作人书法 杨万里诗《夜泊平望终夕不寐三首》之三 1991年

链接:追忆吴作人

在苏州打下传统文化根基

吴宁(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秘书长、吴作人外孙女)

吴作人先生出生于苏州,小学、中学都是在苏州受的教育,19岁高中毕业时离开苏州,去上海上大学。后来,大家一直称他是“学者型”的艺术家,他除了油画、国画,还会书法,并擅于填词、写诗。我没有仔细统计过,诗词大概作了近百首吧。他还擅音律,年轻时拉小提琴,中年后吹笛子,也喜欢听苏州评弹、昆曲,对西方古典音乐同样喜欢。他的学术素养、科学素养、个人修养都比较高,所以大家称他为“学者型”的艺术家。在我看来,苏州对他的影响大概有三个方面。

苏州葑门水关 吴作人摄 1962年5-6月

太湖 速写 1962年5-6月

第一,他的文化底蕴来自苏州,既来自江南的文风和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也来自苏州地区的山水、风雨,这里滋养了他的艺术感觉。比如,他中学时学书法。当时,他是住校生,与同宿舍的两个同学,每天比着看谁早起练书法,书法底子就在中学时奠定了。诗词也是小时候家里的姐姐教他背诵后积累的。所以,吴作人最基本传统文化基础都是在苏州打下的。

另一方面,即使他后来到欧洲学习西画,中国传统也对他产生了影响。他曾回忆,1932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院雕塑班学习时,卢梭教授每次让他们做雕塑习作前,都先画素描速写,并且要求不按照明暗对比的方法画,而是用线条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一个形体,以此训练线条表达能力。其实,早在中学时,吴作人经常在星期天与爱学画的同学到苏州观前街的玄妙观,看画师在那儿画中堂、福禄寿,画师手拿三支毛笔画,当时他们觉得很神奇,用线条就能画出了那么多造型。于是,吴作人学西画素描时,就想到了中国的线条。东西结合,使得他的素描线条与其他人不一样,学生们都说他的素描线条特别不好学。他那时候画素描是用炭条,一笔下来,结构、解剖、明暗、韵律,都在线里。所以,即使在他学西画,苏州奠定的中国传统线条上的影响,对他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苏州在上海附近,比较早接受现代的新文化,同时苏州与上海有一定的距离,可以比较冷静地面对外来文化。对于西方文化的接受,使得吴作人后来更容易接触西方的绘画,并决定到西方学习,然后回到中国救亡图存,改造中国。

太湖泛舟 国画 1962年或1973年

太湖白浮山 速写 1973年5月5日于苏州

第三,吴作人学会了西方艺术的方法回到中国后,苏州成为他重新建立中国自信心的一个标志。他不能够直接把学会的东西拿来用,一定要经过民族化的改造。即使是油画,也是有中国气派的、风貌独特的油画。一方面,他在中年以后就开始自己画国画,1950年代,他带领一批中央美院的教师晚上到家里,组织“十张纸斋”晚画会,一起研究怎么改造中国画。另一方面,1959年,中央美院成立了3个油画系的工作室,“吴作人工作室”、“罗工柳工作室”、“董希文工作室”。他要求自己工作室所有学油画的学生,必须学书法。不是每一个从西方学画回来的人都会这么要求,由此可见,早年苏州对他的影响。

素描教学,“锻炼学生一下手就能勾出形象来”

丁建中(吴作人艺术馆副馆长)

关于素描教学,吴作人先生在与广州美术学院部分教师座谈时曾有详细的讲述,他认为:“素描既然是绘画的一种,那当然有它的千姿万态,绝对不是千篇一律的。但是,我们为初学的人培养造型的基础,素描就应当有个共同的原则要求,没有这个共同原则的基本要求,就谈不上掌握基本规律,就会流为各自标新立异,流为现代受形而上学支配的艺术。”针对当时有些画中国画的同志提出画国画的不要再画素描的观点,吴作人先生首先肯定了这一观点的积极意义,但也指出,画中国画的,可以不要画那种“细抠”的“冷静无激情”的素描,素描是可以有多种形式的,重点是要“锻炼学生一下手就能勾出形象来”。

荷叶 水墨 1973年5月3日-5月9日于苏州

吴作人先生在教学中遵循“授人鱼莫如授人渔”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潘世勋先生于1959年所作的笔记中看到吴作人的这一教学指导方法:

9月29日 吴先生看素描

要抓住关键之处,关键一词在外国话中本意是“与众不同之处”。犹如方言,天津话与北京话只是几个字音不同,能找出这些特点之处,外地人讲起天津话也会比天津人还好。

要学会提炼,提炼意味着更加充分,而非简单。一切都感觉到,但要有意识地不去强调那些次要的细节。(艾中信先生补充解释:提炼就是归纳。)

吴先生用“与众不同之处”来指导学生抓住对象最见个性精神的关键特质,他深知素描方法非朝夕之功,因此他不太作具体的技法指导,也不直接动笔在学生习作上作修改,而是用精辟的观点一语中的,这里用“讲方言”作比喻的方法来形象生动地启发学生思考。

太湖 油画 1962年5-6月

千里之外,悄悄讲家乡话

章志忠(艺术爱好者)

我与吴作人先生是在一个特定环境下认识的,当时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27军从南方调到了北方。“文革”期间,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师进行劳动改造,部队派一部分干部战士进驻美院,把美院教职员工分成“学一连”、“学二连”。“学一连”全是教授、教师,“学二连”是行政人员。我被派在“学一连”,和吴作人先生就这样认识了。除了吴先生,还有李可染、叶浅予等等。

由于我和吴先生都是苏州人,千里之外遇到一个老乡,那种感情难以言表。所以,我们在紧张的劳动之余,悄悄地讲一些家乡话,特别亲切。

人已赞赏
艺术与生活艺术教育

国家艺术基金 贺嘉佳 舞剧作品《妇好》精彩剧照

2018-9-9 21:08:38

艺术教育观点评论

程十发 | 画中国画风格很重要,要画得与别人不一样!

2018-9-9 21:14:3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