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头,一记时代符号

“方力钧”这个名字伴随着“方光头”,这些年成了一个灼热的现象,更像是一个艺术标志或是一种成功方式,在艺术学术圈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泼皮文化”“新物种”……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姚峥华

1

很多人喜欢方力钧老师的光头画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光头的形象不断延续、发展、变化并赋予了新的蕴意。

坊间于是便有了“方光头”这一说,这种指向具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方光头是方力钧的自画像,另一种是指方力钧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画光头像,它成了方力钧的标志性人物形象。二者缠绕交织一起,暧昧又蛊惑,每个时期的光头变异多端,新意叠出。

“方力钧”这个名字伴随着“方光头”,这些年成了一个灼热的现象,更像是一个艺术标志或是一种成功方式,在艺术学术圈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泼皮文化”“新物种”……在另一个层面上甚至还意味着“高价”甚至“艺术界的话语权”。

这些外来的标签,与方老师自认的“在艺术状态和精神世界里,做一条坚持独立和自由的野狗”有着某种背离。当代艺术魅力在于,市场及大众的接受度、欣赏度与艺术家自身的对艺术追求度和坚持度,有时竟难能可贵地不相违和,艺术与金钱并不完全二元对立。

方力钧新书《艺术家怎么活》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在今年深圳书博会上亮相。为赶书展,新书只印出50本,小32开本,青绿底,不同字体字号的书名横铺全封,中间以三处水珠般的砖红色划破静止,红绿配大胆地完成对传统的挑战及颠覆及挑战。

书页间,书籍设计师刘晓翔以“方光头”的各种造型为底模,以方力钧作品的惯用砖红色为主调,铺呈文字,翻动中,似乎一个个“光头”涌动,此起彼伏。

呼吸、节奏、互应,“方光头”与书连成一个生命体。50本一抢而光,很多人为没买到书深深遗憾。

方力钧就像现场版的“方光头”,笑容可掬,真实有趣,一反原来作品中木讷无聊的光头形象。他的艺术观非常直白明了,就像他交待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那样——尽可能在一秒或三秒内读完,又留有咀嚼回味的空间。

这也是二十多年来他没有给作品起过名字的原因所在——不喜欢作品被限定,“题目、标签容易使观众产生依赖,思路不往前走,从而在读者和作品之间造成隔阂和阻碍。一旦有了标签,作品就完蛋了。”

2

依他的逻辑推理,“光头”本身算不算一种标签呢?

回溯方力钧的成长轨迹,尤其仔细看书中翔实无比的人生简历,不难发现他的光头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现实继而虚幻的路径。

方力钧1980年考上了唐山河北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三年级时班上同学留长发遭到校长训斥,大伙索性剃了光头抗议。

因了这次行为,光头在他内心里埋下了某种叛逆的种子。后来他分析说,最初的想法是画一个奇怪的引人注意的东西,而光头符合他强烈的表达意愿,同时又能体现视觉和心理空间的互动关系。

尔后,他又新奇地发现,光头作为单独形象会很突出;当作为群体出现时,个体的个性则会消失。因为作为个体每个人在整个社会中被忽视的感觉,是比较强烈的;而作为共性,则相对安全并适于生存。

纵观艺术史,很少有艺术家把共性的人拿到前台进行创作。可现实中,共性的人往往铺天盖地存在。

1985年方力钧考入中央美院版画系,“光头”一直根植心底,挥之不去。毕业那一年,他的素描作业稿便是“光头系列”。

如果说,此时的光头是以太行山农民为创作对象,形象朴实单一,表情憨厚,意在再现当时农村现实的生活场景,那么,渐渐的,他画笔下的光头开始多变起来,转化成了城市的形象,方力钧坦承,这种情不自禁的转变无非是想说明人性并没有改变,乡村与城市都是一个样。

再往后,光头更融进了普天大地,不再封闭的背景,进一步凸显内涵,光头的价值一下子更加广阔起来。

社会太庞大了,个体只有不断地强化自身的符号,才不至于被忽略和被淹没,为了体现一个个体的存在,方力钧开始确立自己的作品主题——选择表现个体的真实情况,把个体在社会中的关系进行准确描述。

这一年是1999年。此后,他集中以不同的角度,近的、远的、转动的、静止的,来旋转这个主题,讨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

“光头”于他便成了一种抽象,一记符号。

3

这里我们选取几幅有代表性的“光头”进行解读。

此图创作于1990-1991年,属早期作品,为系列一之六,布面油画,目前为旧金山现代美术馆收藏。背景空间是一些不断重复的人,方力钧意在去掉人的个性,保留人的共性。

对他来说,那种将要发生而没有发生的事情最有威力的,把这些人放在背景上,有“山后响惊雷”的作用。

此为系列二之二,也是布面油画,创作于1992年,是一幅著名的画作,1995年被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收藏。

坊间起名《打着哈欠的人》,该作品2007年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后来人们又以《呐喊》命名它。就像不同人读图有不同理解一样,此番评价仅是众多解读中的一例。

然而外界的评论总游离于艺术家掌控之外,误读让“哈欠光头”打开了方力钧的世界之门,也给他带来了无边荣耀,同时也让他警醒了在今后创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到了后来的彩色作品,如上图,创作于1998年,布面丙烯,目前为印尼PC基金会收藏。

不断重复的单体的人消失了,代之的是走到前台的形态各异的光头。作品中的表情都是有来源的,比如嘴巴张开稍微大一点或是小一点,眼睛斜向哪个角度看向何方,每一个分寸尺度都让他费了很长时间,花了很大功夫,甚至一直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从如图第一张的2003年版画、到第二张的2014年布面油画,以及第三张的2016年木刻版画,可以看到方力钧贯穿始终的作品主题,比如人存在的各种误区,人生活的状态,人自身的能力和无限的欲望之间的矛盾……

作品中的光头,表情有幸福有麻木有无奈,每个人都那么矮又那么丑,整体看起来又那么无辜那么泼皮,方力钧乐此不疲,试图通过这些作品表达一种旧有艺术理想失落后人们的空虚感和无力感。

4

近年来方力钧的油画越来越鲜亮,版画却越来越单纯,几乎都是灰色。作品中,有些是漫画化的,有的是理想化的,但他的创作态度始终是现实主义的。就像他在日本讲座时说,当一个人拿刀子的时候,就会变得不讲理。

归根结底,人专注的其实是自己。不管是文学也好,艺术也罢。关于自己的话题总是没有理由的,如此,艺术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也可以是没有理由的。

什么是自己,方力钧解读为,要么就是没有自己,要么就是自己太多。所以,他理解中,社会是由若干个自己组成。“我们可以证明没有自我,但作为一个个体,自我都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是无限大的。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永远处在一种动态关系中,你说你站在某一个方面,某一个角度的时候,你就一定是片面的。”

对于自己创作的演变,他坦承,不存在一个改变或跃进过程,只是现在呈现的方式没有以前那么紧张。

他的理想状态是形成一种没有什么可看的、没有什么技巧可以炫耀的背景。当决定轻松愉快想象时,阴暗的东西突然就出来了;当选择阴暗时,又露出灿烂一面。作品中的人物始终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因了这种不确定,他喜欢把作品中的人物置放于空中,永远处于一种变量的动态。

这些形象不只是代表他自己,也不只是代表中国人,而是代表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这些无数个自我,正是自我认知、认识的过程。

也这是他创作中多次选择婴儿形象的原因。他希望把人还原到最初的那一刻,观众看到这些作品时,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刚来世界的婴儿与受过社会浸染的成年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婴儿则是代表无数个自我的符号。

方力钧的创作节奏很慢,有时候一年画一幅,有时候三四年画一幅。当一个好想法降临时,他并不急于动手,反而要等到激情消退后依然还念念不忘,这时候才开始创作。

纵观整个创作生涯,他基本拒绝听取或采纳别人的意见,在他看来,艺术本身就是纯粹个人的事。

5

“所有的作品都是我的人生笔记。没有哪一篇可以代表自己的一生,它们只不过是个人生命的记述。” 方力钧这么定义自己的作品。

关于当代艺术的现状,上个世纪西方思潮的影响余温尚热,大多数人会习惯性偏向于西方,认为中国没有值得傲娇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怎么活》从方力钧从艺二十多年来,近百万字的访谈中整理而来,诚实而客观地记录了方力钧的艺术态度、艺术立场、工作方法、思维方式、处世原则……书从某个侧面力图说明,方力钧或许可以改变“中国没有真正艺术”的片面认知。

现实生活中,方力钧碰到烦心事,往往会拿起历史书,翻看几页,心情迅速调整过来。于他而言,历史是药,而光头似乎是一种屡试不爽的载体,是可以随心所欲地被用来治病的。

人已赞赏
艺术与生活艺术教育

西方艺术介绍——英国唯美主义画家洛德·莱顿

2018-9-8 21:56:22

艺术与生活艺术教育

国家艺术基金 贺嘉佳 舞剧作品《妇好》精彩剧照

2018-9-9 21:08:3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