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生命的问题就是艺术的问题

导言:2018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BMAB2018) 于2018年9月5日下午3点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双年展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联合承办。作为一个推动艺术与科技交叉实验的国际学术平台,围绕“后生命”这一主题,本届双年展由六大模块组成:包括主题展览、实验空间、超链接展、试听演出、主题论坛、工作坊六大模块,集中呈现艺术家在艺术与科技领域的跨学科艺术实验,并触发艺术家、设计师、科学家和理论家之间的深入探讨。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宋协伟致辞

如果说上一届双年展的“技术伦理”主题为我们呈现了在“新科技神学”下的个体在认识论上的诸多沉思与反省,那么本届双年展主题展“后生命”主题的讨论势必会让我们意识到:不仅在“认识论”层面,“新科技”还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自己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我们是否有勇气将作为万物标尺的“人”真正去中心化?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致辞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代表发言

▲艺术家代表布拉德-米勒发言

▲学生艺术家代表苏永健发言

满带“问题”的“后生命”

双年展的策展团队声称这是一个满带“问题”的双年展,关于“后生命”,关于生命的问题有多少,艺术的问题就有多少。

▲“神经风景” by Tobias Gremmler

▲“神经风景” by Tobias Gremmler

数据是否能够形成生命?如果是,会带来哪些新的伦理问题?艺术家Tobias Gremmler的作品“神经风景”尝试提出这样的视角。艺术家通过图像算法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未知生命的事件,我们脑海中微小的神经原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观,艺术家用数据生成的方式重新创造出另外一种形态,生成另外一个文化,无法描述的不可名状的一种新的形态,某种意义上,艺术家用数据的方式赋予这些形态一种新的生命。“神经风景”是数字重建神经元的视觉解释。这些结构实际上是思想,记忆,情感的雕刻,通过将神经元数据转换为虚构的景观来将心灵的无形性与其潜在的物理对应物进行对比。

▲“打苍蝇” by David Bowen

▲“打苍蝇” by David Bowen

你愿意把你的生死托付给人工智能吗?我们如何预防数据恐怖分子?人工智能一定要像人一样思考吗?

艺术家David Bowen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装置,他将家蝇的运动由视频设备记录下来,然后由定制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并输出至机械手臂。手臂会根据家蝇在靶上的相对位置,用左轮手枪进行实时瞄准。如果在靶心检测到一只家蝇,则机械臂会立即扣动手枪扳机。这里面隐含的问题是这样一个杀人的武器究竟是由什么来控制?它会不会在未来有一套智能系统,甚至是一个苍蝇系统来控制的?你愿不愿意让人工智能来替我们做这样一个生死的判断?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用于安防的系统,对于一些人的行为分析在做一些预判,比如谁更有恐怖嫌疑等等这样的系统已经在启用。

David Bowen提出一个很有趣的伦理问题:我们是否准备好了把生命交给系统来进行判断?包括如何来预防数据恐怖主义分子,其实数据本身是中立的,但是可以被用于不可想象的一些恐怖事件,包括各种无人机这样的一些新型的杀害武器,它都是由算法来进行判断的:谁该死谁不该死。尽管是一件小作品,但在现场又会给观众带来一种紧张感,我们都知道它是一个玩具手枪,当它在不断地似乎漫无目的瞄准的时候,你还是会感受到一种恐惧,这种恐惧是一种失控的恐惧,一种被人操纵的恐惧感。

▲“无感涂鸦机器人” by yang02、So Kanno

艺术家是否会被机器人取代?机器人一定要长得像人吗?

来自日本的So Kanno和yang02开发了一个会画画的“无感涂鸦机器人”,它甚至长的不像人。因为学习了大量关于从涂鸦艺术家那儿学的很多笔法,使得它有能力不再是简单性模仿某一个人的作品。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移动喷绘机,其实在学完这个笔法以后开始有了它自己的笔法。当然你永远不知道它在写什么,它并不是在写人类能够看得懂的一种文字或者笔法,但是他学习了人类在涂鸦中的一些技法,生成了自己的一套技法。

它的机械手臂以双摆的混动运动画下千变万化抽象线条。作品通过去除人类的肉体和精神并提炼绘画的运动状态,从而模仿涂鸦行为。艺术家试图找出涂鸦的基本要素并用它们来对涂鸦进行全新的解读,这些要素包括即兴、故意破坏和象征形状等。

“无感”会在展览现场绘制一件涂鸦作品,然后把作品捐给美术馆,这也将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的第一件由机器人创作出来的作品。

▲Amy Karle - Regenerative Reliquary

▲Amy Karle - Regenerative Reliquary

合成生命会创造新物种吗?人体改造的到什么程度就不能算作人类?

艺术家Amy Karle利用人类干细胞的潜能而创作了作品“再生的圣物”。她以3D打印技术制作了形状为人手的生物打印支架,并将之放入可生物降解的 pegda 水凝胶中,这种水凝胶会随时间推移而分解。艺术家参考了人们如何用圣物箱展示遗物,并以类似的方式将细致的骨骼雕塑放置在玻璃生物反应器中。

▲“半活体解忧娃娃” by Oron Catts & Ionat Zurr

▲“半活体解忧娃娃” by Oron Catts & Ionat Zurr

你会收藏一个培养皿里培植出来的雕塑作品吗?人类是否要担负起使“人造生命”幸福的责任?

艺术家Oron Catts & Ionat Zurr通过构建或培育新的客体(物种)——“半活体生物”,来研究人类与不同梯度生命体之间的联系。这些半活体属于可以存活于体外的复杂组织,艺术家使其按照预设的形状生长。作品“半活体解忧娃娃” 也被称为《组织培养和人造子宫及其文化艺术》(Tissue Culture & Art(ificial) Wombs)。艺术家根据危地马拉解忧娃娃的形象,在人造子宫中培养了现代版的解忧娃娃,以生物组织工程培育了这七件雕塑作品。作品采用特殊的可降解聚合物(PGA 和 P4HB 或 PLGA)与外科缝线为材料,并在其中植以半活体细胞,后以手工制作而成。

▲“雪花” by Boryana Rossa、

Guy Ben-Ary、Oleg Mavromatti

如果信息可以在大脑中被人工存入或删除,你想存入什么?抹去什么?

Boryana Rossa、Guy Ben-Ary和 Oleg Mavromatti一起创作了一件象征性艺术品——“雪花”。它在概念和物质层面检验了为创造虚假记忆而使用生物技术支配大脑可塑性的场景,以及生理和心理处于分隔边缘的可能性在伦理和美学方面的含义。作品探讨和批判了“人体冷冻技术使永生成为可能”这一命题。人体冷冻技术主要研究在液氮中保存人体,为那些希望被低温保存以便在将来“醒来”的人们带来了曙光。就是说,艺术家通过人工的方式在大脑神经原植入的关于雪花的图像,把一个记忆,图像传入到一个脑神经细胞里,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存入记忆。如果记忆可以在大脑中被人工存入,甚至可能会被删除,你会想存入什么,想删除什么,在生物伦理的层面,这无疑是一个有争议和有想象力的发明。

▲梁文华 基因汤 DNA SOUP

▲梁文华 基因汤 DNA SOUP

你会购买靠你自己的DNA生成的饮料、皮衣和旅游鞋吗?

来自央美的学生汤文华从唾液中粗取出DNA,创作了“基因汤”。艺术家通过把这个实验中所用到的所有化学溶液都替换成可食用的溶液,并为此制作了一台专门用于这个实验的仪器,使得实验最后得到的液体真的可食用。通过这种方式,把每个人的DNA变为一种可食用,可贩卖的“商品”。

▲策展人 费俊

对话策展人费俊:生命3.0时代的呼唤

雅昌艺术网:上一届双年展的主题是“技术伦理”,这一届叫“后生命”,这个基调是怎么确定的?

费俊:其实某种意义上讲跟第一届是有一个延续的。第一次我们谈“技术伦理”广义上在谈语言科学、人工智能、机器人,包括混合现实,还有生物基因这些未来的科技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它是一个大的命题。第二届我们是想开始进入到更深入的探讨,而不是在认知层面上广义的技术探讨,所以第二届开始把这个焦点聚焦在未来生命的话题当中,其实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关于生命伦理的探讨。这个生命伦理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关于生命的伦理,而是在一个“后生命”语境下,当技术开始改造生命,甚至影响到生命进化进程的时候,我们生命的走向是什么?这恰恰是一个核心问题。

▲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后生命”展览现场

展览里有一条暗藏的线索是人类经历的三个大的阶段,我们认为的从进化的角度来总结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称之为生命1.0。生命1.0可以理解为是自然进化过程,像达尔文谈到的进化论一样,如何从有机生命逐渐进化成哺乳动物,从猿到人这样的一个自然进化过程,也有人称之为“硬件”的进化,“硬件”的升级迭代,最终成为所谓人的这样的物种。

▲策展人费俊现场导览

▲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后生命”展览现场,

人形机器人的进化史

第二阶段的生命2.0指的是一个靠文明来驱动的进化过程。这里指的文化包括了开始有了族群,有了社会关系、家庭这样一些新的结构,导致了人的一个进化。当我们说从最早的所谓智人的产生,实际上是基于一个社会群体这样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最终演化成今天所谓现代人的一些特征。

而生命3.0是一个技术驱动力的进化过程,包含现在正在进入和未来要面临的这么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我们能够预见到的技术一定是最主要的一个驱动力,比如说基因技术、人体增强,无论是从机械、外骨骼、赛博格这样一些概念所谈到的一些人体增强,生命增强的趋势,还是说未来在基因层面上通过基因编辑、通过基因增强的方式直接改变生命形态。有很多维度的这种新的技术,其实都在试图改变我们所认知的生命形态。

▲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后生命”展览现场

所以这个展览本身在“后生命”大的主题下设定了三个小主题:数据生命、机械生命和合成生命。数据生命其实指向的是像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这一类,以所谓不可见的这样一个驱动来形成的一些可能的新的生命特征,尤其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大量带有算法人工智能的工具,已经具备了某些从分析到洞察,甚至于决策这样的一些能力,当然深度学习导致这些软件系统开始能够具备自己的意识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它是否已经具备了生命的特征,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后生命”展览现场

机械生命毫无疑问是以机器人为核心的这样的一些发明,他们要么是越来越像人,要么开始具备了他们自有的一些生命体征,比如说这个展览中展出了很多机器人相关的一些作品,无论是偏人形的一些机器人的探索,还是他们试图探索机器人自己该有的群体、题材特征,这些某种意义上在预示着一种新的物种诞生的可能性。当然其实我个人觉得可能机器人除了作为一个可以可能独立存在的一种物种,还有一种更有伦理调整的可能性,就是跟人身体结合的关系。比如说一些人造的机械器官:人造心脏,人造肾脏,人造义肢,可能会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义肢现在已经在被广泛使用了,它可以作为假肢来替换,包括未来可能会有很多外骨骼的机械装置帮助人类增强你的身体,比如说你的力量,或你行走的速度等等。这个其实是已经在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显示出一些端倪,也就是说所谓人机合体这样一种可能性。

而合成生命其实指向的是一种更加无法用传统概念定义的可能的生命形态,有可能是有软件、有硬件,甚至于有可能是靠生物技术所培育出来一些新的活体,也有可能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生命特征,就是碳基和硅基可能会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生命。我们都是基于碳水化合物的这样一种所谓碳基生命,在这个世纪可能会获得界限的突破,形成一种新的合成式生命。

▲第二届北京媒体双年展“后生命”展览现场

展览为什么叫“后生命”没有叫“后人类”?因为我们相信这些技术所改造的或者说会影响的不仅仅是人类,而是所有生命体,比如说动物,甚至于植物。展览中也能看到很有广义维度的一个新的生命景观,比如说你如何安抚一颗会发脾气的植物?你家里养着一株植物,当这个植物可能获得某种意识和能力的时候,可能会有情绪,有脾气,你怎么安抚它?听起来很荒唐,乌托邦式的一个意喻,但在艺术家作品里可以看到他们利用智能技术跟植物结合,把植物变成某种可以传递情感的生物,意味着你可以互动。

媒体双年展希望带来反思,引发思考而不仅是视觉消费

雅昌艺术网:您长期在媒体领域展开工作和研究,怎么看国内媒体艺术发展和展示的现状?因为今天的媒体艺术状态其实早已涉及到了更多领域,包括未来的一个生长和发展模式,都不会是一个单个艺术家作业的状态,在这方面,您有什么观察和期待?

费俊:可能说的不一定很逻辑。但作为一个参与者,有几个启示很重要:

第一个启示是我们越来越看到艺术实践这件事情在发生变化,我们说从传统意义上以个体为核心,以艺术家为核心的工作室模式,正在向一种团队合作,甚至跨领域合作的一种实验室模式上变化。艺术家工作室实践的模式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尤其是在艺术与科技这样一个语境里面尤为突出,不再是一个单体艺术家能够完成的工作,这是艺术家层面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是从教育层面的变化,今天我们要怎么来培育艺术家?怎么培养设计师?它也很难再用原有的一个艺术体系,只是基于美学的教学体系是不足够的,必须要跨到科学科技领域,一个更宽维度的培养环境,才能够生成出来新型的人才。

▲第二届北京媒体双年展“后生命”展览现场,

Brad Miller作品

第三个角度是艺术、艺术设计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很多人问你们今天的展览有哪些东西是可以被转换成成果的?简单的可以这样去解读,艺术的功能本身是提出问题的功能,设计的功能是解决问题的功能,但是艺术跟设计之间有非常内在的逻辑关系。我们今天可能看到很多艺术作品不是一个产品,更多的是一个商品,但是更多的想象力和他作品中所承载的创新能力是可以被转换成产业化的一个作品。比如说今天呈现的关于“未来肉食”的研究项目,可以想像可能在二十年、五十年以后,人造肉说不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人造器官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吗?可能会深度改变整个医疗行业。艺术除了审美和教育的作用之外,和产业之间的关系是必然联系的,而且我们恰恰在这里呈现了一些更具备前瞻性的一些艺术与科技的实验成果,希望对未来的产业有一种启示作用。可能很多作品和产业的关系是间接输送关系,需要长时间的转化,才能被产业化,但有一些作品可能今天看到就已经可以落地。我们谈创新不能在简单意义上谈创新,分渐进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渐进式创新基于我们今天能够理解、能够使用的技术和产品进行的改造而形成的一种;颠覆式创新可能就是压根儿我们没有的产业,比如说人造器官可能还没有形成产业,人造肉还没有形成产业,但是可能有某种预见力,代表了某种未来产生的一种新的产业、门类、服务。

▲第二届北京媒体双年展“后生命”展览现场

▲第二届北京媒体双年展“后生命”展览现场,

Tobias Gremmler作品

雅昌艺术网:您刚才提到人造肉也好,生物艺术也好,都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伦理的部分。或上一届双年展主题讨论的是技术方面的伦理,这一届好像已经到了对生物、生命伦理的一个更为细致的探讨。

费俊:一个更深入、聚焦的探讨。当然现在新媒体展好像变成一个特别热门的话题,包括沉浸式艺术展等等这两年非常流行。我个人也是有观察和体验,一方面它的好处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新媒体,或者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消费新媒体的内容,这个是对整个行业跟领域是有好处的,变得越来越公众化,不仅仅是在学术领域里探讨新的艺术,开始融入到娱乐、博物馆、商业领域,变成一个体验式消费。

但是也有让人担忧的一面,就是如果被过度娱乐化,或者这些展览更多看重的是感官层面的刺激跟体验,我觉得会容易造成一种感官透支。感官透支的后果是人们最终需要被启发和启示,不仅仅是感官上被打动,而是内心要被打动。我觉得这个时代固然需要大量能够被公众消费的体验作品、展览,这是积极的也是值得鼓励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还需要一些基于学术的探讨,这种探讨可能不一定让你觉得很舒服,甚至不一定让你在那里拍照,但是可能能够触发你的某些思考,能够触发你的某些反思,我觉得这恰恰是这个时代更需要的一种艺术该承载的责任。我相信人们需要更多能够走心的,能够引发思考的这类文化事件的产生。一个展览不一定能做得到,但至少能够把问题提出来,我们只是把我们所看到的一些有未来指向性的,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用多元的方式呈现出来。

▲第二届北京媒体双年展“后生命”展览现场,David Bowen作品

【图集】

此次“后生命”展览主体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数据生命”、“机械生命”、“合成生命”,从存在于算法中的虚拟生命、基于机械构架的仿生生命,作为介于生命定义模糊边界的合成生命来阐释生命这一主题。作品类型包括但不局限于动态影像、互动装置、沉浸式艺术、生物艺术、机械装置、声音视觉、 网络艺术、声音艺术和混合媒介等。展览以“后生命”为主题,重点探讨在生物基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科技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在后人类主义语境下,“生命”这一古老概念的拓展和延伸,以及人在与地球上其他物种共处时,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转变的问题。

【数据生命单元】

▲Brad Miller

布拉德•米勒是一位生活和工作在悉尼的艺术家、学者和策展人。他的艺术实践跨越媒体艺术、软件开发和扩展性摄影领域。他的代表性大型响应装置作品通过关注事物的关系,变化的必然性,以及经由实时媒介审美体验对物质世界运作的迷恋来探索身份和记忆。

▲“被监视:来自监视文化的瞬间” by Brad Miller

过去二十年来,数字图像制作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监视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作为这些现象的一个回应,《被监视:来自监视文化的瞬间》是一个多频道装置,通过可视化数字图像的聚合和组合,描绘了计算机视觉遭遇身体参与和交互方式进行后留下的数据阴影。数据阴影是我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时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数据痕迹和数据模式。观察变化模式作为研究可能性的一种方式去影响、说服和变现监视数据开始成为一种趋势。

▲Kynan Tan

奇楠•唐(Kynan Tan)是一位热衷于网络、数据、关联性和数字控制系统的艺术家,并通过创作数字衍生的艺术作品来探索这些领域。他的作品涉及数字美学、代码和数据,形式多样,有多频视听表演,也有装置、雕塑、声音以及数据处理和材料的3D模拟。

▲“抽象的因果” by Kynan Tan

“抽象的因果”是一件视听作品,是对数据访问和可视化方式的思辨和诗意的想象,作品涉及数据的双重性质—— 实质性和短暂性:我们与数字系统之间是如何产生冲突的,以及数据是如何为我们提供信息并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该作品试图避免艺术再现,因而将算法系统视为实体的集合,这些实体聚集在一起会产生新的数据转换,使感知成为计算的条件和过程。

▲负熵 Negentropy

▲央美设计学院+北交大机构创新与机器人学实验室联合创作项目

▲Michaela Davies

Michaela Davies是一位艺术家、音乐家和心理学家,从事声音、表演、装置和影像创作。艺术实践旨在探索人类身心主体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音乐表演的语境下,障碍会怎样改变个体的发展轨迹和创新成绩。

▲“意外的后果” by Michaela Davie、Boris Bagattini

“意外的后果”将手势作为语言的象征性表达,来探讨交流中产生的意图。观者的行为被交互性操纵了,而这些行为又因其产生的地点而产生了新的含义。每位参与者都在无知觉的状态下成为了一个标志载体(源自希腊的旗语),参与到了作品当中,交流并非出于本意。

▲Nancy Mauro Flude

南希•莫罗•福禄克博士是一位后网络艺术家,也是21世纪艺术形式馆的馆长。在科技的去神秘化和机械组合艺术表演中体现的“神秘化”影响下,灰色魔法、劫持、漂流、夺权,这些敏感的颠覆性托辞,是艺术家敦促、解开、探索开放源精神的审美政治。

▲“预言:数字大旋涡的浪漫反叛” by Nancy Mauro Flude

“预言:数字大漩涡的浪漫反叛”以航海神话为主题,探索我们与代码、随身用品、以及其他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但经常使用或选择的事物之间的神秘关系。作品透过表演的视角探索隐私问题,当网络实体掌握了所谓的私人数据时,到底有哪些风险。

▲江上越

江上越出生于日本,因不同的语言而遇到过许多交流上的障碍,因此逐渐加深了她对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的兴趣。2017年在德国HFG大学交换,并且在德国、伦敦、日本、北京做个展。同年受奖日本千叶市政府艺术文化新人奖,举办政府项目个展。2016年其获奖的毕业作品也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列为馆藏。

▲“这不是误听游戏” by 江上越

语言是信息传递的工具,也是传递的障碍。艺术家试图从语言的起源,探索人性,反馈社会。作品是由误听游戏的小视频群和世界纷争等等的大视频叠加,构成的综合影像作品。从语言的起源出发,在相互重叠的影像中,再思考交流的意义。

【机械生命单元】

▲Oscar Rosello - Cocoon

“COCOON”是一个可编程的梦境机器,由MIT流体界面实验室的工作合成实现。当做梦者进入睡眠状态时,COCOON会利用大脑活动、肌肉紧张、心率和通过穹顶揭示的运动数据来跟踪三个睡眠阶段。用气味、声音和肌肉刺激的方式引导梦境的内容。

▲“仙鹤风筝” by张天伟

张天伟,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机械师。中国动态风筝第一人。在全国首次将机械传动与风筝结合,创作出数十种会变化活动的风筝,成为具西安特色的又一流派。曾参加数十届国内国际大赛,获奖近百项,动态龙风筝被印成加拿大邮票,铜马车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展出。

仙鹤风筝升空后,由腹部风轮带动两级齿轮转动,仙鹤脖子可左右传动,脖子没转一次,嘴巴可开合四到五次,并发出模拟叫声,十分逼真。

▲公鸡斗架风筝 by张天伟

该风筝升空后,以风力带动两只公鸡相互打斗,嘴巴交替开合,鸡爪也相互乱抓,还不时发出“咯咯咯”的叫声。

▲秦始皇2号铜车马 by张天伟

铜车马风筝以风为动力,吹动车轮旋转,经巧妙,机构带动四匹马同步,抬头,四蹄交替走动,尾亦会动。驾车的人,头可左右转,双臂上下作牵缰绳状。车上门窗均可开放,该作品2010年曾赴上海世博会在陕西馆展出。

▲Wade Marynowsky

韦德•玛瑞诺夫斯基博士是一位学者、艺术家和研究员,专门研究实验性艺术和新兴的艺术形式,包括机器人技术、沉浸式和互动式装置、表演、音乐和影像。他常利用技术和程序结构将幽默与夸张融入各种令人不安的主题导向,创作出极有魅力的作品。

▲“合成机器人” by Wade Marynowsky

“SYNTHESISER-ROBOT” 是一个再利用的工业机械臂(UR3),可通过软硬件接口(Ableton Push)来播放配乐。除了播放音乐外,Synth-Bot 还以舞蹈般的动作和手势扩展了音乐动作的含义。Synth-bot 是某个大型机器人乐队项目的早期原型,该项目探究人类如何看待机器人。该项目组建的乐队由最多四名机器人成员组成,旨在创建一个即兴的机器人技术乐队,从而拓展机器人乐队这个新兴领域。

▲邱宇

邱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从事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和研究。

▲回响 by邱宇

在机械手臂的控制下,麦克风和喇叭形成一个回授场。在相互运动的过程中具有生命特征的对话的状态,尝试着接触,但在接近时产生的刺耳声音使他们马上分开。他们在这个声音的回路中互相观察,试探,接近又分离。

▲机器人歌剧ROBOT OPERA

【合成生命单元】

▲Peta Clancy

克兰西是墨尔本莫纳什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的讲师。她在蒙纳士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她从事摄影,装置和影像工作。克兰西的照片探索了真实和感知的概念,并试图挑战观众专注于从未注意到的东西。因为研究原住民大屠杀遗址,她被授予墨尔本2018年原住民遗产基金会艺术与文化奖。她目前的工作是调查澳大利亚隐藏的历史。

▲Helen Pynor

海伦•皮诺的艺术实践探索了哲学和经验上的模糊区域,例如生命—死亡边界和器官移植的主体间本质。皮诺的作品在国际范围内上广泛展出,她一直是各国和国际奖项的获得者,她与佩塔•克兰西合作的作品《心房》在奥地利林兹电子艺术节上获得荣誉奖。皮诺获得了悉尼大学悉尼艺术学院视觉艺术学士学位和悉尼麦考瑞大学理学学士学位(一等荣誉学位)以及以实践型博士学位。

▲“心房” by Helen Pynor and Peta Clancy

▲Pynor and Peta Clancy - The Body is a Big Place

“心房”是一个大型沉浸式装置,意在探索器官移植和生死之间的模糊门槛。该装置作品由海伦•皮诺(Helen Pynor)和佩塔•克兰西(Peta Clancy)与科学家、临床医生和声音艺术家盖尔•普利斯特(Gail Priest)合作完成,作品包括一个多通道视频投影,一个用于现场演示的全功能心脏输液设备,声景及单通道视频。该作品的标题意在指出在器官移植过程中身体各部分跨越地理,时间和人际距离的能力。

▲Dmitry Morozov

Dmitry Morozov 是跨界艺术家和研究学者。他专注于当代媒体艺术,包括声音、机器人和装置,尤其致力于探索紧急系统和新兴技术合成之间的联系。他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画廊、博物馆和艺术节展出。

▲直到我死去UNTIL I DIE

该装置作品以五个“血液”电池为突出特色,由共计7升的经蒸馏水稀释的艺术家血液(添加防腐剂)置入11个容器组成。

艺术家Harpreet Sareen是纽约Parsons设计学院的媒体和交互设计助理教授,同时也是合成生态系统实验室的主任,该实验室专注于生物未来及其在交互设计中的意义。他的工作位于材料科学,生物学和电子学的交叉点,并借鉴了生物和人造世界的互补能力。

▲“ELOWAN” by Harpreet Singh Sareen

“ELOWAN”是一种控制论的生命形式,是一种与机器直接对话的植物。该植物通过自身的内部信号与机器人的扩展接口连接,从而将机器人自动地转向光源。

▲“植物致动器” by Harpreet Singh Sareen

“植物致动器”是一种新型植物生物数字混合接口。用户在软件界面上点击植物的叶子,可以实时关闭实际连接植物的叶子。传统上,植物被认为是固定的生物,在其栖息地或花园中始终是静止的。然而,植物确实表现出查尔斯达尔文首次观察到的“动物样”运动。

▲“绿洲” by Harpreet Singh Sareen

“OASIS”是一个可以与之交谈的语音容器。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生态系统,仅仅在一个盒子里面,就可以模仿外面的天气。你可以向他询问“北京的天气”,容器便可能会开始下雨。此外它还可以产生云,雾或改变照明以代表其他天气条件。

▲“纳米植物传感器” by Harpreet Singh Sareen

这是一种石楠属植物,它的叶子中含有纳米传感器,能探测水中有毒的金属。传统来说,我们的传感方法比较依靠电子手段,通过电池供电,并在环境中部署这种设备。然而,可以采用替代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植物可以被看作是在环境中可用的自然动力机制。

▲“天线植物”by Harpreet Singh Sareen

体内装有电子线的植物可以带给我们什么?在这个案例研究中,艺术家使用植物内部的电线作为天线和运动传感器。将植物内部的有机电线与取样仪器相连。这些植物周围的任何身体活动都会引起信号的波动,这些信号可以通过视觉记录和分类,以发现植物周围发生的活动。

▲“自动树建筑” by Harpreet Singh Sareen

这些植物借助新型机器人的向光性生长。他们的成长已经被生活在他们身上的机器人雕刻了两个多月。在从特定方向提供光能的同时,机器人每隔几天就会改变植物的生长模式。这种机器人指向一种新的共生技术,用于自动化植物塑造和建筑的未来。

▲Mari Velonaki(玛里·法罗拉奇)

玛里•法罗拉奇自1995年起一直以互动装置艺术领域的艺术家和研究员的身份工作。她创造了包含运动、语音、触觉、呼吸、静电荷、人工视觉和机器人技术的互动装置。 2003年,玛里的艺术实践扩展到机器人学,她与澳大利亚机器人中心的机器人科学家合作,发起并领导了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一个主要艺术/科学研究项目“鱼—鸟:当代艺术环境中的自主交互”。

▲当我再来看望 WHEN I WILL SEE YOU AGAIN

“当我再来看望”是以护理院中痴呆患者使用的助记设备为原型。作为试验场地的艺术装置包括患者的床和侧桌,配有交互式装置,用于提醒用户他们的亲人何时将再来看望。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设备发送他/她下次来访亲人的提醒。患者知道健忘是他们病情的一部分,他们会故意忘记和记住他们的健忘。

▲艺术家刘昕在零重力环境下表演

刘昕自幼进行工程学习并曾在多处科技机构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是刘昕创做的母语。她的作品常以 表演,装置,电机设备甚至科学实验及论文等方式实现。她关注并探索自我意识与情感的构成,利用科学手段,和个人诉求联结,创造诗意的,以身体为中心的体验。在虚构和真实之间重新审视传统经验认知和科技异化之间的微妙联系。

在浩渺的宇宙空间里,广阔无垠的真空战胜了无处不在的万有引力,使我们摆脱了引力的束缚。失重状态下,世间万物变得自治自由?还是无根无蒂的,失去控制?

“ORBIT WEAVER”是艺术家刘昕创作的一个具发射、拖拽、回绕拉线功能于一体的穿戴式电子机械装置。在零重力环境下,装置射出的拉线前端会附着在目标表面,附着成功后,在身上的线轴回绕,收回拉线同时把佩戴者拉向目标方向。

“机器人歌剧”是由 8 个半自动机器人表演的 35 分钟的机器人歌剧。它是由艺术家韦德•玛瑞诺夫斯基、朱利安•诺尔斯和布兰奇•奈布拉共同创作完成。该项目结合了创意机器人、媒体表演、音乐和互动媒体艺术等领域,将艺术家编制的算法/编舞概念与受众驱动的代理融合在一个 42 x 25 米的大规模表演交互空间中。该项目通过建立一个表演环境来探索机器人表演团体的概念,以此将这些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汇集在一起。

▲苏永健

苏永健,新媒体艺术家兼交互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智能科技与设计专业研究生。以装置、影像,尤其是探讨动物行为在作品中的美学表现为主要创作方向。

▲“鼠” by 苏永健

作品试图构建一种可欲不可达的状态。由始至终,鼠在直径20cm的跑轮中奔跑超过30,000周(约18.8公里)才能触发一次水波纹的形成。

▲Elena Knox+Katsumi Watanabe

Elena Knox是表演艺术家,媒体艺术家,她通过科学技术和传播媒体来讨论性别、存在感、心灵、感受等诸多议题。 东京早稻田大学跨媒介艺术与科学系研究员,Lull Studio 联合总监。

渡邊克巳(Katsumi Watanabe)是专注于知觉,认知和行动的科学家。拥有加州理工学院的计算与神经网络博士学位,且是东京早稻田大学媒介艺术与科学系的教授。 研究方法包括跨学科认知科学,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

▲Elena Knox + Katsumi Watanabe - Omikuji

“御御签(OMIKUJI)”是艺术家的首个艺术-科技实验项目“Alter versus Deep Belief”的一部分。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将展厅现场的观众与位于东京科学未来馆的Alter机器人通过网络实时接通。通过与Alter的互动,Alter会将参与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转码,并通过自身的声音系统进行实时的重新解读,并将这一独特的声音讯息作为御御签发送给参与者。

人已赞赏
媒体关注展览展讯

蜂巢北京大型群展:29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既视感”

2018-9-6 21:59:36

媒体关注展览展讯

故宫展出摩纳哥王室藏品,呈现持续七百余年的城邦王朝

2018-9-7 21:52:4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