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开年大戏!广州美院教授抄袭,却拒不承认?【米菲兔】

  

  万万没想到,2021年一开年,艺术界就搞了个大新闻。最近微博一网友曝光:广州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冯教授的“鸭兔元旦”展览,涉嫌模仿创作(原微博未定义其行为为抄袭),对象则是家喻户晓的“米菲兔”。

  

  这可了不得,米菲兔作为与晨光文具的联名IP,可以说是大家都见过的存在了吧?这种玩法,岂不是瞬间自白于天下?日站君抱着一些疑惑,来和大家一起盘一盘事情的始末。

  

  好家伙,岂不是完全一致

· 早年作品,实为抄袭?·

事情源起于冯教授的这个元旦展览,期间展出了多幅相关作品,并被各媒体进行了报道。

  

  据冯教授自己说,这是他90年代初期刚刚毕业的时候,根据鸭兔图形,创作出的作品。

  

  

  然而,已经有一些网友发现了端倪:这画面构图不能说完全相同,简直是一模一样。

  

  ? 冯教授作品

  

  ? 米菲兔原作

如果说是创新,到底创在了哪里?可能是日站君不太懂艺术对于创新的范围和定义,毕竟这个画面构图,可以说也就是微调一下,如果能算作自己的新艺术作品,以后都按这种手法,艺术作品的翻新率可能也有点太快了。

  

  ? 冯教授作品

  

  ? 米菲兔原作

还有好事的朋友,顺便叠了叠图,发现原来展出作品和米菲兔的图案,那线条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套出来的。

  

  米菲兔作为1955年诞生的IP形象,与90年代初教授的思考这么一对比,到底谁先谁后,相信大家也都看得出来吧!

· 网友当场就炸了锅 ·

这么一曝光,网上自然是炸了锅。网友纷纷表示,实在是没见过这种玩法,看到后甚至怀疑这则新闻是不是闹着玩的。

  

  

  还有网友,扒出了更多的小细节

  

  原来冯教授的“鸭兔”形象,看起来也不是90年代初自己想出来的,人家米菲兔早就有这种造型了。

  

  而冯教授的其他关于“鸭兔”的主题作品,实际上是这样子的。

  

  不得不说微博网友实在是细节王,抓住冯教授之前评论别人的海报,进行了一番现实对比。对这种挖掘的功力,日站君不得不说一声:好家伙。

  

  最后连王思聪也转发了相关微博,这个事看起来闹的是越来越大了。

  

  

  当事人的回应,又如何呢?

· 正面回应是不可能正面的 ·

事情沉淀一天之后,冯教授连发了两条微博,进行了相关事情的澄清。emmmm看完之后,日站君稍微翻译一下,觉得大意主要是说:大家不要骂人,其他的事情依法解决吧。

毕竟两篇微博的文字,分开看日站君都懂,连在一起读日站君就不太看得懂冯教授想说什么了,如果大家有其他的解读,也可以在留言区里表达一下看法。

  

  而广州当地权威媒体羊城晚报,也报道了对于冯教授的独家专访,其中关于这次事件的一些态度。

  

  嗯……就是认了?但是觉得这么干是正常的?日站君估摸着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确实,有的网友也po出了冯教授之前展出的作品地址,在艺连网上刊登的作品中,有一幅作品就叫《有人说我像米菲》,看来这个借用米菲兔来创作的底气,冯教授还是拉满了的。

  

  而米菲兔官方微博@Miffy米菲中国,也在第一时间发出了微博,虽然并没有直接明确的表达观点,但是从字里行间,尤其是第三段文字中的最后一句话里,日站君多少还是看出了点东西。

  

  而网友们,早就已经不买账,纷纷开始进行激情的二次创作了。

  

  

  · 这种场面,倒也不是第一次 ·

羊城晚报报道,冯教授这个动作,倒也不是第一次,之前也曾艺术加工爱马仕的“H”,惹上了不小的麻烦。

  

  同时还有针对麦当劳的二次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果。难道冯教授就是传说中的“搞事王”!

  

  之后的事情究竟如何解决,可以说是扑朔迷离,日站君觉得,应该是没有什么下文了,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专业角度来看,应该如何定性?

在同行之中,有一些声音给出了意见,据羊城晚报报道,一位不愿署名的广美教授表示,这个应该是属于抄袭的行为,并表示:“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对待图像创作应该更加谨慎,艺术家在个别作品上可能考虑不周全,但作为美术学院的教师,对此应该更加严格自律。”

  

  而从法律的界定来说,律师则给出了一定意见和看法,表示详细的还要看法庭举证情况。

  

  微博网友@口舍先生,则针对自己的理解,给出了一定看法,看起来也比较有道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能说艺术界的事儿,咱实在是说不清楚,最后可能还是要法律来定夺。

  

  专业角度来看,应该如何定性?

看完这件事,日站君觉得,可能确实如网友口舍先生所说,冯教授这档子创作,实在是有点偷懒

比如安迪沃霍尔创作的作品,确实也使用了某个IP或者人物进行解构并诠释,但是看得出是花费了一番心思,通过色彩和画面结构赋予了原始产品新的理解。

  

  这样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别具一格,让人能产生耳目一新的观感和理解,而冯教授的作品,确实有点简单堆砌,从艺术性上来说,没有直观的体现出不同。

  

  艺术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事物,但是从客观和大众审视的角度,避免发生误解与误会,可能也是未来艺术家们需要考量的事情。

毕竟,艺术虽然未免会有曲高和寡,敢进行公众展出,就得承受的住世间的评论与推敲。

参考文献:

1、《广美教授最新回应:如果丧失了想象力和表达的自觉,会变得奴性》羊城派

2、《广美教授涉嫌抄袭?当事人、米菲兔、同行、律师这样回应…》羊城晚报

人已赞赏
媒体关注艺术与生活艺术市场

故宫如何“云上”过新年:从文物里的牛到《五牛图》释读

2021-1-22 13:43:43

媒体关注展览展讯

重庆展出百余件“牛”藏品迎“牛年”

2021-1-22 13:46:5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