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云过后是晴山
-
秋山疏林处欲听流水声
-
霜天静寂寥
-
洗尽秋山万木秀
-
页眉用图
张文江

1954年生,河南安阳人,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研究会研究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画院学术委员。
年表
1954年 |
7月7日,出生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1958年 |
“大跃进”、“三面红旗”、“人民公社食堂”,吃大食堂的印象很深;
|
1961年 |
入小学一年级,饥饿感在这一时期成为永久的记忆;
|
1963年 |
生活有所改善,偶尔可食肉;
发现家中有一套芥子园画谱(父亲的藏书); |
1964年 |
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尤爱画马、人物;
在父亲的启蒙下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由兰草入笔; |
1966年 |
文革开始,小学毕业,全国停课,全国大串联;
|
1967年 |
文革武斗开始,躲在家里画画度日,常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武斗场景;
|
1968年 |
复课。就近入学。入郑州五十一中学(原林建中学);
|
1970年 |
应征入伍;
|
1971年 |
新兵训练结束,分配到团机关,搞警卫工作;
|
1973年 |
下连队任战士,材料员,兼代宣传工作;
|
1975年 |
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训练班培训,学习油画,水粉画,政治宣传画创作;
受到郑鸿禄、张保贵等老师的指导; |
1976年 |
复员。在郑州印染厂雕刻车间当工人;
|
1979年 |
调厂子弟学校任美术教师,业余时间多到郊外进行油画写生和速写;
|
1980年 |
设立校美术组,辅导美术班;
|
1985年 |
通过全国成人教育通考,考入河南大学美术系;
有幸受到了王威、丁中一、马岭等老师的指导; |
1988年 |
河南大学毕业;
|
1989年 |
与郑州大学合作,绘制《中国古典名作赏析》诗配画,电化教学片,为唐诗宋词配画,共十四集,在中国教育台播放,历时三年;
|
1991年 |
调入政府机关杂志社任美术编辑;
|
1992年 |
编辑工作之余,创作大量的插图、连环画;
|
1997年 |
临摹宋人作品鞍马、人物;
|
1998年 |
作品《重阳》被北京大学收藏;
|
1999年 |
作品《暖冬》入选“全国第九届美术作品展”;
|
2000年 |
作品《踏花归来》参加“美国旧金山千禧和平画展”,并获金桥奖;
|
2001年 |
作品《红色丽人》入选“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
2002年 |
作品《五月广场》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铜奖;
9月,中国画作品《清月》入选日本第七届世界和平书画展,在前桥市政府展厅展出,后2003年非典时期捐赠该作品; |
2004年 |
深入煤矿体验生活,为全国第十届美展准备素材,作品《动力》获“河南省第十届美术展“银奖;
|
2005年 |
作品《第二水平面》入展“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
开始进入传统绘画研究,主要是学习宋元山水画; |
2006年 |
作品《宋人辞意》入展韩国首尔“中国名家作品展”;
|
2007年 |
在湖南长沙举办“张文江中国画作品展”;
在郑州举办“张文江中国画近作展”; |
2008年 |
四川汶川地震期间,捐赠书画作品;
|
2009年 |
在长沙举办“张文江‘金瓶梅系列’作品展”;
作品《楚水清远》入展“全国中国名家学术提名展”; |
2010年 |
《金莲小像》入选“‘文脉心象’当代中国画百家百扇艺术展”(第一回展);
中国画作品《人物》,为河南省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展评委作品,后被河南省华夏美术馆收藏; |
2012年 |
作品“金瓶梅系列”入展“东渡墨象·传承与蜕变赴日本展”;
作品《渔归》入选“文脉心象—当代中国画名家百扇艺术展”(第三回展); 作品《存在·空间》获“全国第三届线描展”优秀奖; |
2013年 |
作品《人物小品》入选“‘精微入玄’首届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小品展”;
作品《古装人物》入选“当代中国画名家小品学术邀请展”; 作品《宋人辞意》入展“当代中国画艺术原创百家提名展”(第二回展); |
2014年 |
5月,在河南省文联展厅举办“东墨西彩2014六人书画展”,并出版画册;
|
艺术风格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