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古代书法与绘画谁高谁低?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一名句出自北宋年间著名学者汪洙的《神童诗》,是一篇影响广泛的启蒙读物,时至今日,读来依旧颇为真理。在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下,书法备受重视,因为好的书法能给文章润色加分,这是关乎官运的大事。

  一千六百年前,书法以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峰形象横亘在世人面前。古籍记载,那时的人们身穿宽袖大袍,生活散淡不羁。正是这样一群不拘形迹的文人,用他们神奇的笔墨,把汉字实用性的书写带到了一个艺术自觉的书法时代。

而绘画相较而言,由于不涉及前途命运,成了文人墨客附庸风雅的消遣方式,孔子曾经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为,国画是“游戏”,对治国平天下没有任何作用。

  在古人看来,国画和书法大不一样,他们将国画家分为专业的和业余的两类,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专业画家反而不受重视。究其原因,因为专业的即“画匠”,而业余的则多数是文人。

文人画画都是小篇幅小尺寸的,以供周遭朋友把玩,如果被挂到大厅被众人欣赏品评,他们会感到耻辱。在那时的认知里,画画时匠人干的事情。所以国画在那个时候,并没有那么的值钱,也没什么人重视。

  书法的境遇就好得多了,据史籍记载,王羲之的书法在其还在世时,就已经价值连城了。在当时,人人都以模仿王羲之的书法为荣。到了唐代,唐太宗都成了王羲之的小粉丝儿,不过,经过数代的追捧,王氏书法都被收购殆尽。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王羲之书法,真迹寥寥,基本上都是唐人的摹本。所以说,古代书法和绘画的地位孰轻孰重,在你们心目中可有答案了?

人已赞赏
观点评论

何谓艺术的“美”?

2018-8-6 23:07:01

观点评论

观察:景德镇“大师瓷”市场陷入冰点

2018-8-7 15:10:5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