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塞尚的霸气你该懂一点

拥有各种“...之父”称谓的塞尚为当时的艺术界带来了一股新潮流,此后许多艺术家对他推崇备至。

西班牙画家巴勃罗·毕加索曾经大呼:

塞尚!他对于我们是父亲一般的人物,他是我的、我唯一的大师!”

  同样,在艺术上将保罗·塞尚视为“爸爸”的,还有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而塞尚在艺术史上的“爸气”,还是有赖于他在艺术认知和实践上的“霸气”。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艺术品鉴官微”

保罗·塞尚(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主将,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现代绘画之父”、“造型之父”。

矛盾的梦想

塞尚一方面希望绝对忠实于他在自然面前的感官印象,想画自己看到、感受到的色彩与形状,而并非来自学院派的素描和程式化的明暗造型。另一方面,塞尚又想要使“印象主义成为某种更坚实、更持久的东西,像博物馆里的艺术。”想要达到普桑作品中那种绝妙的均衡和完美。

塞尚不喜欢画传统写实画的“真实”,也不喜欢印象派画中稍纵即逝的“真实”。

 

  塞尚也画过以《草地上的午餐》为主题的画作。画面色彩明亮,风格介于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画派之间。

他的想法看起来自相矛盾,可是对塞尚来说,矛盾算什么,还是要由着自己的想法画,他很霸气地坚持了自己理念。

与同时代的一些艺术家境遇不同,塞尚家境殷实,父亲奥古斯特是银行家,他希望塞尚继承自己的事业。

  正在阅读的艺术家的父亲

被寄予厚望的塞尚按照父亲的意愿完成了法学专业的学习,然而他却志不在此,他热爱艺术,眼中只有绘画。

  Jasde Bouffan(画中的院子就是塞尚家的财产)

22 岁的塞尚带着满腔热忱奔向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了自己的寻梦之旅。但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身在巴黎的塞尚并未在艺术上得到多少认可,在生活上又不得不成为“啃老”一族。他的父亲曾威胁他将会把遗产全部捐赠,塞尚因此开始一边工作一边画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艺术品鉴官微”

30 岁时,塞尚遇见了未来的夫人玛丽·奥尔唐丝·菲凯,她频繁地出现在塞尚的画布上,

  曾有人说“塞尚画笔下的静物比他的夫人更性感”。因为塞尚笔下的玛丽几乎没有笑容。

塞尚是采用色彩造型的方法去追求色彩与物的结合,这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造型的本质”。

不愁温饱的塞尚,将全部精力投入艺术。

他不停实验,不停地画,意图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

"边缘"的艺术

塞尚许多作品里,都有着大量的“留白”,这种留白并非中国画里的“计白当黑”,而是他根本没有画完,也无所谓画完。这些“未完成”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他为绘画探索而留下“足迹”。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艺术品鉴官微”

  The Village of Gardanne

  Path from Mas Jolie to Château noir

  Château Noir and Mont Sainte Victoire

  对于塞尚,陈丹青曾经说到,塞尚有一个回归古典的理想,想要回到“普桑的均衡”,但这种想法实现在他的画里是他只注意物体的边缘。他只管边缘,其他的根本不在乎,因为不在乎,也就无意间打开了他的作品。

  沐浴的男子

  棉兰城堡

  苹果

  可见,塞尚找寻出路的方式,也依然霸气——不在乎!对塞尚而言,对象本身的基本特征、他人的感受都不如表达他自己“特有的语言”来的重要。

就像他曾写给“发小”——文学家爱弥尔·左拉的信中所说: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塞尚就这样一路霸气地狂奔在自己“矛盾”的梦想中,最后,他居然真的将“美梦”变成了现实。

制造错觉并不是塞尚的目的,贡布里希曾说,塞尚“力求获得深度感但不牺牲色彩的鲜艳性,力求有秩序的布局但不牺牲深度感......而且他发现放弃程式的素描法就能达到目的。”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艺术品鉴官微”

  Mont Sainte Victoire

  这幅画中,圣维克多山的的风景比起印象派要画得清晰多了,而仍然可以让人体会到巨大的深度和距离感。“塞尚表示出位于中央的旱桥和道路的水平线以及前景房屋的垂直线,这种方式有一种秩序感和恬静感,但是我们并不感觉到那是塞尚强加给自然的一种秩序。”

  《埃斯泰克的海湾》这幅画里,轮廓线是借由不同色块的接合而显现。在色彩明度与色相对比产生差异的状态下,边缘就被限定出来了。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艺术品鉴官微”

保罗·塞尚突破了印象派色彩表达的方式,用自己的思索表达色彩的广与深。大自然没有给创作者限定出任何一种创作方法,艺术家需要表达绘画的多样性。就像塞尚一直坚持的:“不满足因袭杰出先辈们的美妙公式,要探索美丽大自然,并依照自己特有的气质表现我们自己的看法,持之以恒,勤于思索,以改变我们的视觉,最后便能融会贯通。”

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由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对自我的表现。此后,各种形式主义流派开始出现,形成了现代绘画的潮流。

“塞尚的前辈,印象派画家,曾经主观地观看世界——那就是说,从各种不同光线或者从各种不同的观点观察世界呈现到他们的感觉之前的真相。每一时机,都在他们的感觉中形成一个完全不同的、清晰的印象,而每一时机,都要求独立的艺术作品来描绘它。但是塞尚却打算排斥事物的这种闪动而模糊的外表,去洞察那永不改变的的真实,而这种真实却隐藏在感觉的万花筒所映出的明亮而令人迷惑的图画后面……在塞尚之前,从未有过一位艺术家希望客观地观察世界……”

——【英】赫伯特.里德《现代艺术的起源》(选自《现代绘画简史》)

人已赞赏
媒体关注艺术教育

美协副主席何家英:模仿是工笔画发展中的第一大问题

2018-8-1 18:52:55

艺术教育

“新安画派”对民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2018-8-1 23:13:2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