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的蒙克终身未娶,一幅《呐喊》成艺术界瑰宝

1895年第三版彩粉木板画《呐喊》

大部分人可能都见过上面这幅版画——《呐喊》,作者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复制匠爱德华·蒙克。

表现主义自 20 世纪初从德国兴起,在作品中,艺术家着重表达内心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尤其是恐惧、焦虑等负面情感,对现实往往扭曲和抽象化。而《呐喊》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

蒙克共画了四个版本的《呐喊》,分别是创作于1893年的蛋清木板画和彩蜡木板画;绘于1893年的彩蜡木板画;绘于1895年的彩粉木板画。其中私人收藏的1895年创作的版本《呐喊》于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以接近1.2亿美元的天价拍出,成为美术史上的第二名作,仅次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1893年版蛋清木板画《呐喊》

上图是1893年的第一版《呐喊》(现藏于挪威国家画廊),这幅蛋清木板画最能表现作者最初创作时的心境。从画中看到扭曲人身后有两人,隐约是一男一女。而后面几版则变成了两个戴礼帽的男人。第一版的涵义与后面几版截然不同。

实际上第一版中的两人是蒙克请来做客的一对儿新婚夫妇,其中的新娘是蒙克一直追求的Dagny Juel女士。蒙克不仅在这幅名作中伤心地为她的出嫁而崩溃呐喊,而且为了她终身未娶……

1、蒙克的精神病家庭史与不伦的初恋

《生命之舞》

1863年,蒙克,出生于挪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知识渊博的军医,但是却患有精神病,他向他的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的根深蒂固的恐惧,他一再告诉他们, 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有罪孽,他们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而爱德华·蒙克的母亲则接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

死亡的气息始终笼罩着这个家庭。每当蒙克一次次希望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就被更大的伤痛淹没。在他五岁的时候,母亲因肺结核去世,十三岁那年,年长两岁的姐姐也因肺病死去,妹妹也罹患了精神分裂症。

蒙克从小就缺乏母爱,所以他一直很渴望女性的爱。但,越是渴望,他就越是得不到。他画过各种各样的女人:年轻女孩、病女孩、大妈、情人、海滩女人、女吊丧者、女精神病、女酒鬼、妓女、女凶手、护士、母亲、古典女人、裸体模特……

蒙克的初恋对象是一位有夫之妇,比他大三岁的海军军官夫人,这段不伦之恋注定了以悲剧而告终。由于嫉妒,他还会去跟踪这位夫人,然后陷入无尽的痛苦和矛盾之中。

爱总是与痛苦相依相随。对蒙克来说,女人既是天使也是魔鬼,是如同吸血鬼般的存在。

2、蒙克深爱着Dagny,却以终身未娶告终

Dagny Juel肖像画

曾有一次,蒙克以为他遇到了真爱。就是她,Dagny Juel,是当时柏林文艺圈的核心之一,有着无数的追求者。蒙克也不例外,他对她一见钟情。蒙克称呼她,Madame,我的女士,因为他不舍得直呼她的名字。

这种一见钟情怎么形容呢?

也许就像《洛丽塔》里所说的:“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我的原罪,我的灵魂。”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爱到深处,是会跌落到尘埃里。他邀请她去他的画室里做他的模特,为她画了许许多多的画像。但他却从没得到Dagny的心。

Dagny和许多个男人都保持着暧昧关系,直到遇到了一位波兰作家,他们迅速地结婚了。

而彼时,蒙克正在挪威的故乡,他邀请这对新婚夫妇去挪威的故乡小城做客。

夏天的挪威海边的小城,蒙克和这对新婚夫妇,1893年的一个安静的夏夜,在海湾边看到一轮血色的夕阳落下,身后站着充满爱意的一对情侣。蒙克看到自己所爱的女人,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妻子,于是,内心的惊叫,画在笔下,就成了那幅著名的呐喊。

在蒙克日记中记录了他创作《呐喊》的灵感来源。日记中写道:“当时正当日落,我和两位朋友走在路上——突然我感到一阵悲伤——眼前的天空也突然变得血红。我停下脚步,身子靠在栏杆上,感觉疲劳得要死——红红的燃烧的天空如同血与刀剑一般,笼罩在蓝黑色峡湾与城市之上——我的朋友们继续向前,而我却站在那里——我因焦虑而颤抖——然后我感到一声巨大无穷的呐喊划破自然。”

当我们了解到那两位朋友和蒙克的关系后,都能够感受和理解《呐喊》中那个扭曲和疯狂的尖叫形象了吧?

也许,对蒙克来说,无法和Dagny在一起也罢,只要她能幸福,但偏偏事与愿违,1901年,Dagny被一个爱慕她的人枪杀在酒店房间里。

从那年开始,蒙克开始饱受绝望和幻觉的精神折磨,他渐渐开始拒绝外出,并在后面的艺术生涯里,只呆在挪威的画室里,谢绝一切和外界的联系。

1944年1月23日,蒙克死于小城Ekely,终身未娶。

3、两幅截然不同的Dagny画像

蒙克为心爱的Dagny画过许多幅画,与呐喊板画一样,一些主题曾在不同时期被绘画出多个版本,虽然构图和景象极为相似,但是给欣赏者的感受却截然不同。

《夏夜之梦,声音》,1893年

1893年,Dagny还没有结婚,蒙克还在热恋着她。这时,在蒙克的笔下,Dagny穿着白色连衣裙,双手交叉在身后,望向了画家。她身后有一片树林,还有一注月光倾泻在湖面上。

白衣女子的面容虽然模糊却透露着一股另人欣悦的柔情。

也许蒙克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嘴角带着笑意,慢慢地调色,慢慢地画,倾注着感情,去描绘他的心上人。有Dagny在,整个世界都充满着鲜艳明亮的颜色。

然而就在这一年,Dagny宣布与一位波兰画家结婚了。于是同年蒙克创作了艺术史上的里程碑——第一版《呐喊》。他变身为板画中那个捂着耳朵、面容扭曲、焦虑孤独、震惊恐惧的尖叫形象,似乎蒙克发自内心地不愿接受情人结婚的事实。

在心中的女神结婚三年后,蒙克终于鼓起勇气重画这幅画,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

《夏夜之梦》,1896年

画面的场景由阳光明媚变成光线昏暗的傍晚,素颜和柔情的Dagny像沾染了世俗气一样画上了重重的眼影,脸抬得似乎更高了一些,原来的端庄变得有些高傲,原来卷起的规整的发型也变成了散乱的披肩发。

原画的河中有一叶小舟驶向Dagny方向,舟上只有一黑一白两个人。第二幅画中承载两人的小舟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驶离Dagny方向的几艘小船。

为什么同一幅画作会有这样的改变?也许是随着心爱的女人的离去,蒙克的爱和生命力也渐渐消逝了。

一样的画面,不同的艺术家或一个艺术家在不同时刻创作出来就有了不同的情绪和内涵,也许我们无需执着于画面的形式,而应该透过画面去触摸艺术家当时的心境、感情与情绪,体验艺术的动人魅力。

4、走进人心的《呐喊》成为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

如今的《呐喊》已成为现代人表达苦闷精神的象征,其图式通过版画复制和印刷品所达到的传播幅度在艺术史上也几乎可以和《蒙娜丽莎》相比。

蒙克估计没有预想到,他的这一形象创造会成为如今大众文化的经典符号,受到无数”呐喊迷“的追捧,在1961年,《呐喊》成为《时代》杂志封面,该期的专题是“内疚和焦虑”;《小鬼当家》中麦考利•卡尔金“惊声尖叫”;《辛普森一家》中荷马•辛普森也学此模样扮演受折磨的北欧灵魂,《呐喊》甚至成为了后世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并且涌现出各种版本“呐喊” 致敬爱德华•蒙克。

《呐喊》——艾里希•黑克尔

1917年德国艺术家艾里希•黑克尔创作了一幅木版画:一个男子捂着太阳穴站在一片似乎要爆裂成光束的荒地里。这显然是在对蒙克1895年创作的《呐喊》黑白平版印刷画致敬。

《尖叫的教皇》——弗朗西斯•培根

1953年英国画家弗兰西斯•培根创作了布面油画《尖叫的教皇》。培根曾明确表明自己对于蒙克的推崇,教皇系列作品就是受到《呐喊》的启发。

《对话大师之蒙克》 2X2m 布面油画

2018年,艺术家代山(靳春岱)在《一带一路飞天系列》意象主义油画组图中,专门创作了一幅名为《对话大师之蒙克》的作品,向这位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致以崇高的敬意。

人已赞赏
艺术教育

王献之《中秋贴》— 乾隆皇帝的至宝

2018-7-22 20:39:05

艺术教育观点评论

蔡国强 矛盾的坏孩子

2018-7-22 20:44:1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