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李流芳 | 尺寸 | 画17×53cm×12;跋31×59.5cm |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617年作、1620年作、1624-1626年作 |
估价 |
RMB 5,000,000-6,000,000 |
||
成交价 | --- | ||
专场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 拍卖时间 |
2019-11-19 |
拍卖公司 |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9秋季拍卖会 |
题 识 (一)丁巳(1617年)清和,为伯英画。李流芳。 (二)丁巳六月,与子将信宿皋亭之安庐。十五夜月,子将偕孟阳、止庵上人送予出山,至兴教寺,松下徘徊看月不能去。欲作一诗纪之,久而不就。今日偶为子将画扇,颇忆此景,留为异日谈资可也。九月十二日,流芳题。 (三)丁巳冬日,似仲可兄。李流芳。 (四)庚申(1620年)初夏作,似文弱先生。李流芳。 (五)庚申夏日坐雨湖上,作米家山。李流芳。 (六)甲子(1624年)九月,为伯英作。流芳。 (七)乙丑(1625年)冬日戏作,似振矦兄。李流芳。 (八)乙丑冬日,为振矦兄写。李流芳。 (九)丙寅(1626年)二月,李流芳画。 (十)丙寅二月画。李流芳。 (十一)丙寅夏日写杞菊图。李流芳。 (十二)万松图。李流芳。 后 跋 1.景谦跋:李流芳字苌蘅,嘉定人。万历丙午(1606年)举于南畿。再上公车,不第,遂绝意进取,毕其余年读书养母,刳心学道,以求正定之法。年五十有五,病喀血而卒。长蘅为人孝友诚信,和乐易直,外通而中介,少怪而寡可。与人交,落落穆穆,不为翕翕热。磨切过失,周旋患难,倾身沥肾,无所鲠避。家贫资,修脯以养母,稍赢则以分穷交寒士。视世之竖立崖岸,重自表襮者,不啻欲唾弃之。性好佳山水,中岁尤爱西湖。诗酒笔墨,淋漓挥洒,山僧榜人,相与款曲软语,间持绢素请乞,忻然应之。自以世受国恩,身虽屏退,不忘国恤。天启丑寅之交,阉人披猖,往往中夜屏营,叹息饮泣。崇正初病剧,遂不起。呜呼!其可悲也。长蘅书法规橅东坡,画出入元人,尤好吴仲圭。其于诗,信笔输写,天真烂然。其持择在斜川、香山之间,而所心师者孟阳一人而已。居恒尝谓“精舍轻舟,晴窗净几,看孟阳吟诗作画,此生平第一快事。”晚尤逊志古人,草书杜、白、刘、苏诸家诗至数十巨册,故于诗律益细。孟阳亦叹其皋亭南归诸篇,以为非今人可及也。长蘅居南翔里,其读处曰“檀园”。水木清华,市嚣不至,一树一石,皆手自位置。琴书萧闲,香茗郁烈,客过之者,恍如身在图画中。今已化为灰劫,独其遗文书画,流传至今,洵墨林之珍赏,可不宝诸。嘉庆癸亥(1803年)秋七月朔后四日。灵鹫山农景谦书。 钤印:沈瘦苏髯、景谦、祖泉书画 2.潘正炜(1791-1850)跋:道光丙申(1836年)秋仲,听帆楼主人获于羊城。 钤印:季彤(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潘正炜》2印,1462页) 钤 印 李流芳印、李流芳印、流芳之印、李流芳印、李流芳、李流芳印、李流芳印、李流芳印、长蘅(2、7、8(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李流芳》3、19、25印,372页) 鉴藏印 少唐审定(九次)、佩裳宝玩(九次)、孔氏图书之印、岳雪楼印(四次)、佩裳心赏(四次)、广陶、孔氏季子秘籍之印(二次)、孔氏岳雪楼收藏书画印、至圣七十世孙广陶印、怀民珍秘(四次)(1、3、4、6、7、8、9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 孔广陶》6、11、19、2 、18、10印,205页) 签 条 李长蘅便面册。逸卿。 |
|||
说明 | 按 语 李流芳为晚明时名士,擅诗文,散文短章尤其所长。更以画扬名当世,与董其昌、程孟阳、王时敏等共称“画中九友”。此册集其扇画十二开,写兰竹、花卉、山水等,分别为43、46、51、52岁时所作。笔墨雄强,但书卷气极浓。盖胸中洒落,笔底有诗书供养,自然超越流俗,不同凡近。旧为听帆楼所藏,尤难得。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