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华 1480 丙申(2016年)作 古灯今照 镜心 设色纸本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pic1

拍品信息

作者 王仁华 尺寸 136×72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丙申(2016年)作
估价
RMB  300,000-500,000
成交价 ---
专场 中国当代书画 拍卖时间
2019-11-19
拍卖公司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中国嘉德2019秋季拍卖会
出版
《丝路与世界文明2017·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作品集》,2017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题识
古灯今照。丙申,王仁华。
钤印
王、古曲、仁华
说明 展览
“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17年中国美术馆。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对自然物象的模写,而应当是一个画家内化感觉的外化表现,是以艺术家的精神“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一个艺术家应努力去破译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宇宙的永难揭开的秘密。古人所谓“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描述,正高度概括出中国艺术的最高理想和最高接受。
中国最早一部关于绘画品评的著作是南朝谢赫的《画品》,他提出的“六法”,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理论。“气韵生动”之法是指绘画的主体—作者本身,满纸烟云乃是出于人的心。“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这五法是关于物的,谈画法。气韵生动作为六法的灵魂,是把对人本身的评判标准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也就是艺术家本身要有满腹烟云,方能吐露出“气韵生动”。绘画的品评,早在唐代就提出了“神、妙、能、逸”四格。《益州名画录》说: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日逸格。把逸格的定义,定位于极其个性化的,而且特别把它从“精研于彩绘”这种工匠画中提出来。大凡画艺,应物象形,其天机迥高,思与神合。非谓开厨已走,拔壁而飞,故目之日神格。而妙格,画之于人,各有本性,笔精墨妙,自心付手,曲尽玄微,故目之日妙格。而能格,乃至结岳融川,潜鳞翔羽,形象生动者。因此中国绘画表现的并不仅仅是人的视觉对外部世界感知后描绘出来的物体表现,而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完成人格修养的经过。视觉观察到的物象不能直接进入艺术表现层面,只有被意念筛选和同化了的视觉形象才能在艺术中存在,这种心灵的力量,使世界根据自己的意念重新构建。
—王仁华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人已赞赏
中国嘉德拍卖记录

张进 1414 新秋 镜心 水墨纸本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21-1-15 15:29:54

中国嘉德拍卖记录

王铎 1125 庚寅(1650年)作 草书临《惠柑帖》 立轴 水墨绫本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21-1-15 15:30: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