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 | 尺寸 | 高28.6cm |
---|---|---|---|
作品分类 | 佛教文物>佛教文物其它 | 创作年代 | 西藏13世纪 |
估价 |
RMB 200,000-300,000 |
||
成交价 | --- | ||
专场 | 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 | 拍卖时间 |
2019-11-18 |
拍卖公司 |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中国嘉德2019秋季拍卖会 |
说明 |
本尊造像是早期西藏西部造像中艺术性极高的实例。额际戴华丽宝冠,冠叶高大,造型精美,富有古风,冠沿錾刻精美纹饰。耳上饰两朵小花,耳际处宝缯呈扇形向两侧张扬。面容秀丽甜美,眉眼细长,双眉扬起,富早期西藏佛教艺术的特色。身型挺拔结实,帔帛飘带在身后成拱,形似背光,尾端自然飘落于体侧。手脚刻画柔软写实,双手结禅定印,跏趺端坐。周身饰物精美,耳挂大圆珰,颈戴坠饰繁复的项圈,胸前垂挂长U型链,双连珠式手镯、垂挂璎珞的臂钏等诸多饰品的样式都极具地域性装饰色彩。经年风霜之后,铜质反出润泽的光芒。 此像有两个特殊之处,首先,天铁镶嵌。西藏13世纪“拉达克风格”造像多用银、铜镶嵌,而此像极其罕见地使用了天铁对服饰边缘、璎珞进行镶嵌,为西藏早起造像的镶嵌手法增添了一个难得特例。第二,此像头冠、两臂钏、项饰中央共5处使用“天福之面”(Kirtimukha)进行装饰。“天福之面”是古老的狮面神兽,与饕餮同源,多坐镇于古印度、尼泊尔的寺庙门楣,古人多信仰其避邪驱恶的功用。此种古老纹饰在晚期的西藏艺术中逐渐消失,为早期西藏造像独有特色。 参阅:泛亚收藏,安思远旧藏,14世纪合金铜大日如来,见Chandra L. Reedy著,《Himalayan Bronzes:Technology, Style, and Choices》,Delaware,1997年,图W154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