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梵高一样患有精神分裂,但她却以网格和线条征服全世界!

艾格尼丝·马丁

1961年底某一天,

美国艺术家艾格尼丝·马丁

被发现精神恍惚地游走

在纽约街头。

送往医院后,

她被诊断为间歇性精神分裂症,

在病痛的折磨下,

直到2004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很多评论人常用艺术家的简介

来推测其作品,对于马丁来讲,

她的精神疾病合理传达了我们

对其画作的理解。

当人们看到抽象作品或是

极简风格的作品时,

往往觉得不理解,看不懂。

但事实上每一个选择创作

这种风格的艺术家背后都

有着不一般的故事。

▲ 艾格尼丝·马丁,摄于1953年,图片来源:古根海姆美术馆

马丁1912年出生于

加拿大大草原上的一个贫困牧区,

她开始从事艺术相对较晚,

直到30岁时她才决定要成为一个艺术家,

当时她正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在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期间,

她与手工艺家塔瓦尼陷入热恋,

并开始接触到绘画。

作为一个艺术家,

她一直都是个坚定、富有创造力

且极具抱负的人。

在把艺术作为职业之前,

她做过五花八门的工作,

甚至包括木材公司联络人。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是西方极简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

开始狂飙的时代,

决定终生从事艺术后,

马丁就把工作室搬到了曼哈顿下城区

的阁楼里工作区。

在那里她与年轻一代的艺术家

贾斯珀·琼斯、埃尔斯沃思·凯利

和罗伯特·劳森伯格亲如兄弟,

并在艺术风格上也受到了他们影响。

因此,当时马丁也被认为是

抽象表现和极简新潮流中

的关键人物。

与此同时,马丁显然还受到与她

同时代的另一位美国抽象绘画明星

马克·罗斯科以及

保罗·克利等人影响——

虽然马丁本人对此观点

一直抱否认态度,但我们从这一时期

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她与

罗斯科的共鸣。

当然,也有人分析,

马丁在哥大期间曾经参加著名禅宗学者

铃木大拙的讲座,受到

很大的启发。

虽然马丁从未把禅宗当做

一个宗教信仰来实践,但是她的

艺术创作理念应该和禅宗思想

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马丁40年的创作生涯中,

她一直孜孜不倦地画着同一个主题——

一种清洁、单一、重复、精细严谨,

以线条和网格为主的绘画。

与同时期抽象画家大量使用

艳丽的色彩不同,马丁的颜色柔和

呈灰色调,而且她只使用极少

的颜料和最简单的工作。

而作品裡常见的“网格”,

则代表道教的静心思考。

她经常将不安的情绪绘制成

整齐的“网格“,呈现一种完美、

平静与满足的心理状态。

但是在这种静心的背后,

却是1961年她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然后一生都饱受这个疾病带来的折磨,症状包括幻听、抑郁和焦虑。

她经常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

有时是话语,有时是音乐。

疾病侵袭时,

她甚至需要接受电击治疗。

1967年离开纽约后,

马丁彻底从艺术圈蒸发,

在新墨西哥州的陶斯艺术社区独居,

没人知道她脆弱时是什么样子。

尽管这位美国抽象派画家

遭受着精神疾病的困扰,

但却从未影响到她的作品。

她简洁的铅笔线条、

柔和的色彩以及严密的网格

同时表达了控制和逃脱两个概念;

她总是试图通过绘画来探索人类永恒、

本质和最细微的情感。

她的艺术创作全是积极的情感——

始终在画中表达幸福、完整、快乐,

正如每一个观众站在马丁的画前

所感受到的宁静和隽永的感受一样。

她的艺术特点是具有清晰性、严谨性、从不排斥任何人类特质的精密性以及一种内在的意识。

人们从她的艺术作品中可以同时解读出控制和逃脱两个概念。但首先,它们都是画作。这些诞生于孤独和宁静的作品,其购买需求大多是来自美国。

和其他画家一天内就在一张画布上浇大量颜料的创作方式不同,马丁所有的作品只用少量颜料,几卷胶布以及一盒铅笔来创作完成,她给自己设定了严格的限制。

被确诊精神疾病期间,

马丁从停止绘画到回归绘画是在

1971年。在这之后,

她作品中的网格消失了,取而代之

的是要么水平、要么垂直的线条。

并且开始有了颜色,那些淡粉色

的条状,或者灰白色和淡棕色的线条,

当观众凝视画面时有一种

光线穿透的效果。

这些画作与过去那些画面

不透明的和的作品形成了

一种对比。

它们就如同光影大师,

组合着那些不借助工具而手绘出

的宽度不一的线条以及缥缈的、

闪烁着微光的色彩,

在画布上呈现出处于空间中

的变化的光影效果。

上图为马丁创作生涯中期的《岛屿 I – XII》(The Islands I–XII)。这件作于1979年的作品是艺术家成熟时期的代表作,由12幅72×72英寸的画组成。

从远处看,12幅画作仿佛相同的白色绘画,近看才发现每一幅画的细节之处。

画作近似单色,

实际上画面上有浅灰色和白色的过渡,

马丁用非常细微的线条将几幅画的画面

隔成数量不等的网格状。

马丁在《岛屿 I – XII》中,

被认为用绘画语言表现了

东方哲学中的“空”。在她心中,

“空”和完全的清洁才是纯净和美丽。

艾格尼丝·马丁常说,

自己用了20年时间才画了一幅

喜欢的画,即符合她概念里

完全抽象的画作。

事实上,马丁也是一个

对自己的作品极为苛刻的人。

她销毁了大量不满意的早期作品,

1967年离开纽约时销毁了一批,

在临终前还派人去工作室把

几幅画处理掉,可见她对完美的

极致追求。

1989在接受采访时,

马丁说“美丽与完美是相同的,

但他们从未发生过幸福。”

她的许多作品具有很积极的名字

如“我爱整个世界”(1999)等,

丝毫看不出抑郁的宣泄。

在她生命的最后阶段,

她开始重新加入形状:一个黑色的梯形,

一对山一样的三角形。

这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她所创作的

作品中最像是“绘画作品”的作品。

那时她已经90多岁了,

她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

并且她做到了。

经常有人问:“你这画的啥?”

对此, 她说:“你们接受用音乐

来表达一种情感,为什么对于画作

就非要问个解释呢?”

马丁认为自己是个抽象表现派画家,

而非极简主义画家,

因为她的画关注自己的情感诉求,

饱含情感表达。

她的创作都与她的个人经历有关,

她说:“我希望我的画可以

做出一种回应,

马丁在新墨西哥州住所的入口

不是具体的,而是对一种

普遍的状况的回应——

当人们忘掉自我,身处在大自然中,

简单快乐的经验。”

人已赞赏
艺术与生活

没有艺术品的房间,都是建材市场

2018-6-3 10:11:46

观点评论

看懂“女主角” ,才算看懂这些名画, “女汉子”南北朝就有了

2018-6-3 23:36:1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