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南归
-
芳夏二
-
芳夏
-
罂粟花
-
朝鲜族新娘
傅宝民(付保民)

作品曾入选第八届、九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展,建党90周年全国美展,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97全国首届中国画人物画展览会,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全国美展,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国际美展。荣获首届中国重彩画大展银奖、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优秀奖并被收藏,九次获吉林省美展金奖或一等奖,两次获吉林省政府文艺最高奖——长白山文艺奖。
指导学生百余件作品获国家级专业美展金、银、铜、优秀、入选等奖项。
应邀参加“与世纪同行”——2001中国工笔画精品展、中国国家画院成立30周年青年画院邀请展、艺术经典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第十届“牡丹杯”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中国画名家邀请展、首届中国小幅重彩画艺术展、“微观与精致”——首届中国工笔重彩画小幅作品艺术展、海峡两岸重彩画优秀作品展并在台湾展出。
作品发表于《美术》《美术家通讯》《国画家》《美术观察》《中国书画》《美术大观》《艺术联盟》《鉴赏收藏》《中国画界》《美术报》《民族画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专业杂志期刊。十二件作品收录于《中国美术全集——重彩卷》。
作品《艳阳》入选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项目,作品《芳夏》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多件作品被吉林省美术馆收藏。
专家点评:
“大俗大雅才是大美”这句话是现代工笔重彩画大家潘洁兹老先生说的,他一生的艺术实践也是这样追求的。“大俗”与“大雅”是两个美学概念;或是两种对立的美感。看似对立的两种美感合二为一是否可能?如果我们认真观察和欣赏傅宝民师生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是可能的……
——蒋彩萍: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会长
傅宝民的作品,无论是在造型赋色还是意趣方面,都展现出传统绘画观在现代审美形态中的完美蜕变。这背后是他对当下主流文化语境的准确把握与切入,也展现出了其工笔画价值取向的历史格局。一个画家的眼界与格局是绘画艺术创作中决定作品水平高低的必不可少的因素,眼界决定格局,格局也影响着眼界。它与艺术家的知识结构、个人修养、对绘画的认识以及掌握技巧的深度和广度息息相关,并由艺术家在长期持续的创作过程中不断积累成型。
傅宝民在传统工笔画的基础上,在严谨的造型法度之下细诉着浪漫情怀,作品折射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与浓厚的民资风格。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多取材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加之对矿物色的熟练驾驭,使其在视觉效果上被赋予了高度的辨识度。然而他通过画面所传达的神态与气质却是至美而纯情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是艺术家敏感于当下生活的产物。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印证纯美的精神意象与传统的人文厚度在当下完美结合的切实可行性。他开启了一种新的思考维度:对于长期在相对稳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中拥有着与之同构的独特精神面貌;然而由于当下的流行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冲击,绘画对象的精神面貌与气息都转变得多元复杂。画家当如何表达、怎样取舍?这显然是一个具有时代感的新命题。傅宝民给出的答案,却是极具代表性与说服力的。这显然与他的艺术格局有关,也是他的作品能够彰显出雍容典雅、堂堂正正的艺术精神与品质的根本所在。
——苏百钧: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协中国画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
年表
1990年 |
9月,《潔》获吉林省群众美术大展一等奖;
|
---|---|
1991年 |
9月,《潔》获全国化工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展三等奖;
|
1994年 |
8月,《晚秋》获吉林省群众美术大展一等奖;
8月,《春歌香雪》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
1995年 |
9月,《秋叙》入选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国际美展;
|
1997年 |
3月,《祝福》入选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览会;
8月,《荷花娘子入选中华扇面艺术展; 10月,《祝福》获吉林省第二届企业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
1998年 |
10月,《空间》获98中国化工书画艺术展二等奖;
12月,《空间》入选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全国美展; |
1999年 |
7月,《秋叙》获建国50周年吉林省美展金奖;
12月,《秋叙》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
2001年 |
4月,《秋叙》首届中国重彩画大展获银奖;
6月,《纤之绪》获建党八十周年吉林省美展一等奖; 9月,《纤之绪》入选“与世纪同行”2001工笔重彩艺术精品展; |
2002年 |
5月,“屏”“夏”应邀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交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11月,《晨》奇迪杯·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获优秀奖(收藏); |
2003年 |
11月,《静》获第三届吉林省青年美展一等奖;
12月,“夏”应邀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书画作品展; |
2004年 |
8月,“暖阳”应邀参加“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美术作品展;
|
2005年 |
1月,《秋叙》获第八届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提名奖;
7月,《中国画基础研究---工笔人物部分》在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8月,“煦”应邀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美术作品展; |
2007年 |
10月,《游》获建国58周年吉林省美展一等奖;
|
2008年 |
8月,论文《民族服饰的审美与艺术特征》在“文艺争鸣”第151期发表;
8月,《付宝民国画作品小辑(封三彩版,作品三件)》在“文艺争鸣”第151期发表; |
2009年 |
1月,《游》应邀参加海峡两岸重彩画优秀作品展;
7月,《芳夏》刊登《人民日报》2012年8月8日迎接党的十八大特刊; 12月,《芳夏》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
2010年 |
4月,论文《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唯美叙事》在“文艺争鸣”第175期发表;
4月,《付宝民作品选{中版彩页,作品三件}》在“文艺争鸣”第175期发表; 6月,《夏》应邀参加中国高等院校美术家作品邀请展; |
2011年 |
5月,“秋的絮语”应邀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吉林美术作品展;
6月,“秋的絮语”应邀参加“庆祝建党90周年——白山松水”吉林省美术作品展; 7月,“春香”应邀参加“大美吉林——首届中国吉林高校艺术院校教师绘画作品邀请展”获优秀奖; 10月,《艳阳》应邀参加中国国家画院建院三十周年; 12月,《芳夏》特约参加(不设奖)建党九十周年全国美展; |
2012年 |
5月,《秋叙·二》入选(不设奖)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5月,“夏”应邀参加“松江风情——吉林小幅画展”; 《付宝民中国工笔重彩人物技法》在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 |
2014年 |
3月,《芳夏》获第十一届长白山文艺奖作品奖;
7月,《秋叙之三——金风》获中国梦·赤子情建国65周年吉林省美展一等奖; 12月,《秋叙——金风》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
2019年 |
7月,《艳阳·二》“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吉林省展获一等奖;
|
艺术风格
在我的工笔重彩画创作中,多半是描绘秀外慧中、清逸可人、明丽洁雅、勤劳坚韧的朝鲜族妇女形象;今后的艺术创作中我会从更深层面继续塑造,讴歌构成这黑土地上的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入探索朝鲜族妇女的内心世界……
一一傅宝民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