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 | 尺寸 | 96.5×41cm×2 |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南宋 |
估价 |
RMB 250,000-350,000 |
||
成交价 | --- | ||
专场 | 香光庄严·佛教书画、器物、唐卡 | 拍卖时间 |
2021-01-06 |
拍卖公司 | 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20秋季拍卖会 |
说明 |
十六大阿罗汉信仰,佛典属:“极悟之境界。是永破烦恼、一切漏尽、永入涅槃,不入生死果报”的小乘佛教修行巅峰境界。与中国魏晋之风中“竹林七贤”之精神体系,存异曲同工之妙境。故五代之前,虽已东传(汉传),但信众并非广泛。对于《十六大阿罗汉圣像》的供养,史籍中仅见有三。即《宣和画谱》所载:六朝张僧繇、盛唐王维、唐末贯休,各一。 直至唐天佑元年(904),明州港(今宁波)惠安院青山顶,现十六大阿罗汉显圣神迹。惠安院名闻天下,加冕罗汉祖庭,遂称罗汉院。十六大阿罗汉信仰,才依托明州港为中心,向外再传,远及日本。又至弘法大师(空海)得法东渡,将汉传佛教的极致鼎盛,满载而归,日本举国膜拜!顶礼弘法大师后尘者无数,不停穿梭往返于,离日本最近的明州港。明州也因此成为了对日贸易的中心。籍此应运而生了,专为日本佛教界绘制庙供佛像的明州佛像画铺。而这些名不见经传的画铺,又汇聚成:名闻四海的明州佛像画派。其中涌现出金大寿、陸信忠、陸仲淵、普悅、周季常、林庭珪等一批,名留青史的佛像画家。时至南宋末,日本各地名寺大兴,一如雨后春笋。张即之所书之牌匾,明州画派所绘的庙供佛像,俨然成为那个时代日本顶级寺院的标配了。 能比肩“南宋殿军”张即之的书法,不仅是因为明州画佛:绘功于细微中透传神,庙堂规范既专业又莊严有度,更依托了明州画佛,有别他众的卓越风格。从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原日本摄州多田院镇院之宝)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寿,绘于南宋庆元元年(1195)前的《十六罗汉图》中不难发现:明州画佛,之衣之纹饰、之香炉器皿、之耳、手、脚环、之背光法器等等,皆由真金绘就。不难想象,真金点缀出的十六至上百罗汉尊像,所汇合成的佛海,供奉于庙堂之上,会是何等光彩熠熠,蓬荜生辉啊!更恰合佛教“熔金”仪式:熔万千信众之金(意念),于一圣尊之身之禅机。这种独有的:加持以“熔金”禅机与意念于笔下的装藏手法,南宋同代画派几不擅长,南宋后则似无。 本拍品为日本回流,宋绢绘对屏,单经双纬。绢面有局部破损,刚修复。主画面记述:十六大阿罗汉于明州惠安院青山顶显圣时:青山绿障、飞瀑丘壑、墨龙祥云、侍童瑞骑,满山遍野齐现瑞应的完整场景。极为罕见!遍查各国馆藏与寺院供养,皆未再见。或为已知存世:宋代《十六大阿罗汉青山显圣全景图》之仅见。弥补了中国佛教界史学界只闻:千年前有“青山显圣”之神迹,却未见千年中有《青山显圣全景图》传世供养之憾缺。再回画中,罗汉身后背景部分之笔墨处理,亦极致精彩:溪岸树木具北宋李成、郭熙遗风;山石峰峦又现南宋李唐风范;大小斧劈皴,更神似马远走来。。水墨激显出的苍劲淋漓、和笔触惊绝中的鬼斧神工,交相辉映。又入画中,凡耳、手、脚环,香炉法器、乃至炉烟,皆真金绘就。典型的南宋明州画佛特征。同时画中还惊现了仅出现于周季常、林庭珪领衔的《五百罗汉》中,而末见于其他宋代罗汉画中的《树下观画》场景。罗汉法相,一见异域泊来,又不失贯休神韵。笔若神来!让今世修复者,哪怕中国最顶级博物馆的补笔大师,叹惊之余,万不敢仅补一笔,破其千年之元气。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