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不详,传由约翰·泰勒(1651年卒)作,《钱多斯版莎士比亚画像》,油彩 画布,55 x 44 cm.,约1600-1610年作。1848年8月15日至10月7日期间由佳士得于白金汉郡斯托庄园以33,400英镑成交。伦敦国家肖像馆。图片:Bridgeman Images此画的作者和创作日期不详,原藏家身份亦不清楚,但有可能是自称为莎士比亚之子的诗人兼剧院经理威廉·达文南特爵士(Sir William Davenant)。作品名中的“钱多斯”指后来的藏家即第三代钱多斯公爵詹姆斯·布莱奇斯(James Brydges)。十九世纪中期,他的后人由于经济拮据,将位于白金汉郡斯托庄园(Stowe House)大宅中的所有画作出售,买下莎士比亚肖像的买家后来将作品捐赠予伦敦国家肖像馆。
02
《胡安·德·帕雷亚》
维拉斯奎兹
维拉斯奎兹(Diego Velázquez)于1649至1651年在罗马居住了两年,期间创作出其艺术生涯中最出色的肖像画,包括著名的《教宗英诺森十世肖像》(depiction of Pope Innocent X.)。他亦曾为陪同其出行的助手胡安·德·帕雷亚(Juan de Pareja)绘画肖像,作品情感细腻,栩栩如生,亦极为逼真,令当时的观赏者惊叹不已。
查尔斯‧威尔逊‧皮尔(1741-1827) 《普林斯顿的乔治·华盛顿》,油彩 画布,244 x 156 cm.,1779年作。此作于2006年1月21日在佳士得纽约以21,296,000美元成交。私人收藏此画原本是赠予法国的外交礼物,但运送画作的船只却因为天气恶劣而被迫停靠西班牙,最终被送到西班牙北部纳瓦拉省的方济嘉布遣会。作品于2006年重返美国,由佳士得纽约以超过2,100万美元拍出,刷新美国肖像画的拍卖纪录。
05
《德文郡公爵夫人佐治安娜肖像》
汤玛斯·庚斯博罗
1876年5月,大批民众涌至佳士得,根据《泰晤士报》的报导︰“所有人都争相一睹汤玛斯·庚斯博罗笔下的美丽公爵夫人……所有人均被她的美貌迷倒”。引起如此哄动的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巧夺天工的十八世纪德文郡公爵夫人肖像画(Portrait of Georgiana, Duchess of Devonshire)。画中撩人的公爵夫人以食指和拇指拿着一朵含苞待放的粉红色玫瑰,眼神诱人,展示她对性的开放态度。
汤玛斯‧庚斯博罗(1727-1788) 《德文郡公爵夫人佐治安娜肖像》,油彩 画布,127 x 101.5 cm.,约1785-1787年作。此作于1876年5月6日在佳士得伦敦以10,100坚尼成交。查茨沃斯的德文郡珍藏。获Chatsworth Settlement Trustees许可复制/Bridgeman Images拍卖现场亦盛况空前,《泰晤士报》形容那是一场“激烈的争夺战”,也是“历来最刺激的竞投”,当拍卖终于收槌成交,“席上……和地上遍布的观众纷纷顿足鼓掌,欢呼喝采。” 画作最后以10,100坚尼成交,刷新当时艺术品拍卖的成交纪录。
06
《戎装指挥官的四分之三半身像》
彼得‧保罗‧鲁本斯
《戎装指挥官的四分之三半身像》(Portrait of a Commander, Three-quarter-length, Being Dressed for Battle)由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于艺术生涯巅峰时期所作,但直至1947年才确定其出处。作品起初被视为鲁本斯学派的画作,其后又被认为是法兰斯・波虞尔伯斯(Frans Pourbus)学派的作品。画作何以在艺术史上沉寂良久仍然是一个谜,但可能与十九世纪英国人看待鲁本斯作品的矛盾心理有关:当贵族史宾莎(Spencer)家族于1802年买下画作时,鲁本斯被欧洲人视为画坛之王,但英国人却以刻板怀疑的态度看待鲁本斯的迷人色彩和充满戏剧感的巴洛克风格。
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 《戎装指挥官的四分之三半身像》,油彩 木板,123 x 98 cm.,约1612-1614年作。作品于2010年以9,001,250英镑成交。私人珍藏《戎装指挥官的四分之三半身像》描绘一位英勇但厌战的将领准备出战,他坚定的眼神反映他深切了解战争带来的痛苦,但他的手却温柔地搭在侍从的身上,流露出亲切的态度。200年来,这幅画一直挂在史宾莎家族位于北安普敦郡的奥尔索普庄园门口。画作由德国画商Konrad Bernheimer于2010年以超过900万英镑的价格投得,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07
《梅·普林塞普肖像》(《圣约翰头像》)
朱莉娅·玛格丽特·卡梅隆
维多利亚时代摄影师朱莉娅·玛格丽特·卡梅隆(Julia Margaret Cameron)是摄影史上最杰出的人像摄影师之一,这张装裱于卡片上的蛋白照片中,她摄下扮成圣约翰(St John)的侄女梅·普林塞普(May Prinsep)。
朱莉娅·玛格丽特·卡梅隆(1815-1879)《梅·普林塞普肖像》(《圣约翰头像》),蛋白相纸,38 x 30.5 cm.,1866年摄。此作于2006年11月14日在佳士得伦敦以48,000英镑成交。私人珍藏当时,摄影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而人像摄影最讲求仔细重现人物的五官。然而,卡梅隆却打破传统,锐意创新。在这幅照片中,她聚焦于普林塞普的头部,并利用光线与光化学的神奇作用,塑造柔焦的效果,为照片增添神秘的感觉。
08
《嘉舍医生肖像》
文森特‧梵高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人生的最后几个月,一直由保罗·嘉舍(Paul Gachet)医生照顾。梵高于1890年自杀前不久创作此画,并形容作品“充满疲惫感,悲情地展现我们的时代”。
文森特·梵高(1853-1890) 《嘉舍医生肖像》,油彩 画布,66 x 57 cm.,1890年作。此作于1990年5月15日在佳士得纽约以82,500美元成交。私人珍藏。图片:Bridgeman Images这幅肖像多年来曾由多位知名人士收藏,包括巴黎艺术商人安布鲁瓦兹‧沃那(Ambroise Vollard)和纳粹高官赫尔曼·戈林(Hermann Göring)。作品于1990年再度推出拍卖,正值日本买家追求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艺术作品的巅峰十年。造纸商齐藤了英于佳士得以8,250万美元投得《嘉舍医生肖像》(Portrait of Dr. Gachet),刷新当时艺术品拍卖的成交纪录。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II》,油彩 画布,190 x 120 cm.,1912年作。此作于2006年11月8日在佳士得纽约以87,936,000美元成交1938年,此画与克里姆特另一幅题材相同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I》(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被纳粹党充公,60年后,奥地利政府通过艺术归还法,容许将纳粹党窃取的财产物归原主。经过漫长的法律诉讼后,阿黛尔的侄女玛丽亚·阿特曼(Maria Altmann)于2006年胜诉,获得两幅肖像画的拥有权,其后委托佳士得拍卖《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II》(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I)。
10
《散发自画像》
芙烈达·卡萝
芙烈达·卡萝(Frida Kahlo)于1947年踏入不惑之年,但她的40岁生日却毫无快乐可言。那年,她经历了多次痛苦的脊椎手术,治疗20年前因交通意外引致的多重脊椎骨折。她于康复期间创作《散发自画像》(Self-Portrait with Loose H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