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声
中央美院
宝声:(公元1941~今),原名文保生,北京人,号“三易”,别号“北国耕夫”、“稻乡农”,1980年创立工作室“天增斋”。著名现代书画家。文化部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中央美术学院前身)。
师从吴冠中、白雪石两位大师前辈,同门师兄刘炳森。
一九五三年,宝声先生在北京朝阳区第四十八中学习,当时白雪石先生是学校的美术教员,他得到了美术启蒙教育。他还清楚的记得初中毕业时,就是白老师辅导他画的一张石膏像,使他考入北京艺术学院预科班。机缘巧合,白老师又调该校任教,他继续向白老师学习。进入本科后,开始学习油画,并得到卫天霖、李瑞年、吴冠中诸前辈的教导,艺术上有了很大收获。而毕业后赶上“文化大革命”,创作停顿下来。
“文革”后宝声先生向其师兄刘炳森先生学习书法。从汉碑和隶书入手,继而学习楷书和行草。还向他认识的书法家赵朴初、启功、沈鹏、王遐举诸前辈请教。
之后,他开始进行中国画的创作,持之以恒。除传统的水墨画外,还结合学习油画的体会,进行中西结合的重彩画创作,吸收了黄永玉先生的艺术精髓,借鉴了范曾先生画作中诗意特别的浓的特点,也就是“以诗为魂”。而且书法入画,也就是“以书为骨”并“以气作画”。汲取了“八大山人”徐渭简约但内涵丰富的灵魂。他对中国历代人物都进行过创作,其中钟馗人物和佛教人物系列得到了业界肯定。
一九九零年他开始创作“五百罗汉图”和“水浒人物全图”,至今二十多年,多次易稿,人物栩栩如生,五百人物无一雷同。黄均先生看过此作品大加赞赏,当即题字“ 今见宝声先生所绘罗汉长卷,非但构思绵密,且人物顾盼之间栩栩如生。因忆山东韩玄真前所绘五百罗汉卷于此长卷有异曲同工之妙。固书数语以志景仰。余虽髦年,画罗汉犹不及也。”人物画补景吸收了其恩师白雪石先生的山水画的创作精华,才使整幅画卷熠熠生辉。因其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被很多国内外人士收藏。
相信宝声先生今后会在吴冠中、白雪石两位大师谆谆教导的影响下,以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在“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年,创作出艺术更臻于成熟的作品,不愧于我们美好的时代。
传略入选香港出版《世界名人录》第四卷十二页,作品获浙江“赵孟頫”全国书画大赛奖
作品《寒山拾得图》获香港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
作品《百罗汉图》获人民画报办“世界华人艺术展”铜奖
传略入选香港出版《世界艺术家名人录》首卷。
作品《八仙图》获香港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
作品《八仙过海》被中南海收藏。
四十米长卷作品《五百罗汉图》发表在人民日报主办市场报。
作品《十八罗汉图》入选山东莱阳编《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画册、山东莱阳编《世界传世名画法书鉴赏》画册、山东烟台编《亚洲艺坛名流》画册。
作品《八仙过海》入选北京编《20世纪中国著名美术书法家作品拍卖库》画册。
作品《张颠疾书图》获河南“画圣杯奖”。
作品《柏柿如意》参加98海峡两岸名人名家书画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作品《年年有鱼》参加97北京赴香港庆回归展。
作品《福禄寿》发表在大型画报“中华英才”专版介绍。
作品《孔子像》入选山东曲阜纪念孔子诞生2550年书画大展画册、入武汉编《世界东方文人书画家全集》画册、入选四川编《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精典》画册、获河南“东方杯”诗书画印精品大奖赛二等奖,入选《中国东方艺术家》画册。
作品《贾岛觅句图》入选文化部编《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大典》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