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文悦
四川美院
对素描的研究和创作在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之前就已开始。应随着科技发展,图像 越来越能被便易、快捷地获得,这使得素描艺术时常处在一个尴尬的环境里,不管是曾经全 国美展中取消素描展,还是如今美术高考培训“约定俗成”的僵化素描教学,很多人似乎已 经忘记素描艺术是一个独立画种。
信息爆炸带来图像爆炸,后现代乃至超越后现代的图像演绎已成为一大股创作潮流。但 是必须承认,由于素描创作过程中体现的独一无二性(如在画布画纸上留下的独特轨迹和肌 理),才使得绘画艺术有可能在各种影像技术产生之后还能独立生长。“菲利普.罗森认为优 秀的素描作品让作品凭已构成的痕迹显露着,而不是被事后的思考而加上的层次所掩盖着, 因为它保持着那种特有的时间品质,这正是素描艺术所特有的”。其中素描艺术的线性阐释 又是这种独一无二性的精髓之一。笔者期望自己能够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素描艺术的追溯而 得到的形体以及相对单纯的色彩,得到能与所要表达的当代人文意识强烈呼应的效果,在后 现代的意识与图像巨浪之中找到人性的庄严和整肃。
单就各系列作品中包含的意识来说,回炉传统雕塑与绘画的构图是一件很有趣的工作, 这体现在《向素描致敬》这一系列里,这既是要自己“变临”学习先辈的经验,也是对传统 构图延展可能性的探究。而在《末法的亚当与夏娃》以及《末法的羊羔》这一系列作品中, 借用佛教对当今生活所谓“末法”的描述,对当代物质极大发展后人类肉体延展和生活填充 物泛滥现象五味杂陈的叹息。《汪洋荡寇图组画》意在表现这场人民战争的波澜壮阔,同时 中西方传统绘画中各自线条的特质以及反复罩染出的浓厚色彩,既是对特制布面在材料上的 回应,也是个人对侵略战争以及侵略者的态度的表达,借此追问当代现实中能够追溯多少当 年的热血理想,质问生命在战争中的价值和生死归属的权重。
这种根植于素描的创作非常麻烦,耗时冗久,但是得到的效果和启示令人欣喜。这种创 作形式也是个人接下来对古典材料研究与创作的契机与支撑。
2010年四川美术学院校庆展;
2011年参加十人“芒种”独立艺术展;
2012年10月参加首届广州大学生艺术博览会;
2014年9月入选重庆大学生艺术展演绘画类;
2014年11月入选四川美院油画系基础作品年展;
2014年10月入选第五届“保时捷溢彩心”艺术作品大赛,获优胜奖;
2015年3月入选四川美院油画系作品年展;
2015年4月参加Ucca“后传统起源”;
2015年6月参加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教学的力量——当代艺术教学的十一个个案”;
2015年7月入选2015凯撒艺术新星今日美术馆大学生提名展,获提名奖;
2015年9月入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院本色”展览。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网的价值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