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石鲁(1919~1982) | 尺寸 | 135×67.5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暂无 |
估价 |
RMB 8,000,000-10,00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 | 拍卖时间 |
2018-06-17 |
拍卖公司 |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
著录: 1.《韩中建交纪念荣宝斋秘藏中国近百年书画珍品展》,第130页,荣宝斋,1993年。 2.《近现代名家书画精品展》,版图22,山西国际文化交流协会。 |
|||
题识:陕北高原高秋也,写于长安。石鲁。 印文:石鲁 边跋:此陕北高原图,乃石公之精品也,顿笔顿墨,色墨交织,风格独特,层次分明,手法高超。戊辰五月观有感并记。何海霞时年方八十,于双榆小住。印文:何瀛之印、海瑕 |
|||
说明 |
石鲁《陕北高秋图》赏析 对于石鲁和西安画家来说,黄土高原和陕北风情既寄寓着对那段革命历史的深情回忆,也表现了他们对美和美的价值的全新理解。 ─郎绍君 自古以来,黄河即被赋予华夏民族母亲河的地位;而陕北高原则成了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和滋乳地,成了众人的精神圣地。至少,在石鲁眼中,她是如此。 不过,在精致的传统文人画里,陕北高原是不宜于入画的。任何现成的山水程序和技法在陕北高原的苍凉雄劲的气势和粗犷豪放的生命力面前都无能为力:披麻皴太柔弱,斧劈皴太生硬,乱柴皴和雨点皴又太另类;其它的什幺高古游丝描、铁线描又太精致了。 但石鲁并不是传统文人画家。石鲁于中国绘画史的意义即在此:他自创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和程序,来表现陕北高原雄壮、粗犷、具有原生态性的强悍的生命力,这就是大刀阔斧的拖泥带水皴法,浓重的矿物色与淋漓尽致的墨色混用,干湿兼施,骨肉浑成,气到势合。这种笔墨语言彻底革新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 《陕北高秋》即是石鲁绘画语言的具体阐释。藉由笔墨和技法,石鲁把陕北高原的粗犷、磅礡表现得淋漓尽致,并进一步进入对当时的审美取向的革新,弱化多年以来强调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走向一个新的浪漫主义美学境界。 作为石鲁艺术主张、艺术追求的集中体现,作为石鲁对中国传统山水画革新的里程碑,《陕北高秋》无疑具备了艺术史的经典意义。因此,其被备受追捧应是自然而然的事。 石鲁的西北风情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