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 傅抱石(1904-1965) | 尺寸 | 48.5×56.5cm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暂无 |
估价 |
HKD 8,000,000-12,000,000 |
||
成交价 | |||
专场 | 中国近现代画 | 拍卖时间 |
2018-11-26 |
拍卖公司 |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18年秋季拍卖会 |
出版:《名家翰墨第四十五期-傅抱石特集》,翰墨轩,1993年 10月,第30页。 《名家翰墨-东欧速写》,翰墨轩,1995年,第71页。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 - 傅抱石》,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锦绣文化企业,1996年10月初版,第72页。 涩谷区立松涛美术馆编,《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巨匠 — 傅抱石》,读卖新闻社,1999,第88页,图版62。 《傅抱石画集(上下)》,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 12月初版,第265页。 《其命唯新—纪念傅抱石诞辰一百周年·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展》,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2004年,第76页。 陆衡,《傅抱石大典》,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7月,第208页。 叶宗镐,《傅抱石的世界》,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12月,第378-379页。 林木,《傅抱石评传》,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12月,第12页。 《傅抱石全集》卷三,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3月,第176-177页。 著录:叶宗镐,《傅抱石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第182页。 |
|||
题识:西那亚又一景。 抱石。 钤印:抱石私印 |
|||
说明 |
展览: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傅抱石画展”,1994年10月。 广州,广东美术馆,“傅抱石艺术特展”,1998年11月1日-11月30日。 深圳,深圳美术馆,“傅抱石艺术特展”,1998年12月。 东京,涩谷区立松涛美术馆,“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巨匠 — 傅抱石”,1999年10月12日至11月21日。 北京,中国美术馆,“其命唯新—傅抱石百年诞辰作品展览”,2004年8月11日-18日。 台北,国父纪念馆,“傅抱石百年大展”,2004年12月18日至2005年3月27日。 南京,江苏省美术馆,“其命唯新—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展”,2005年8月25日-9月6日。 1957年5月至7月,傅抱石率领艺术家代表团首次出访东欧,行程自捷克斯洛伐克至罗马尼亚。旅途中,他不倦写生创作,将自然风光与社会主义建设及工业发展诉诸笔端。崭新的环境与景象激发了他的创作热忱,然而欧洲的中世纪古堡、水电站、飞机甚至于海军舰艇均为传统笔墨从未着笔的题材,因此艺术家曾坦言:「用画传统的形式、技法来表现从来也没有见过的东西,的确是一个新的课题。」《西那亚又一景》正是傅抱石经过反复思考,借异域景致开启二十世纪水墨画的艺术新路,探讨中国绘画题材拓展的最佳范例。画面前景有一雅致建筑,白墙红瓦,有火车轨在前,或许是西那亚火车站;铁路轨道蜿蜒向前,逐渐消失在远处氤氲的青山中,高压电塔在缭绕的烟波中若隐若现。画面左下角浓墨散锋勾勒葱郁密林,再往上,则可见西装革履、衣着鲜艳的人物,点亮了以墨色、深绿为主调的全图。傅抱石的东欧写生作品为数不多,现存仅有约五十幅,在拍卖场上亮相的作品则更为罕有。《西那亚又一景》以精妙的笔法,将传统上不入画的电线杆、火车轨道收纳画中,令人耳目一新之余,可谓承载了傅抱石对传统笔墨形式的突破与其命维新的精神,弥足珍贵。 本次隶属画家家属旧藏的傅抱石作品(编号1283-1288)均为珍罕精品。自东欧风景、人物至山水,画作原著墨迹,对傅抱石之艺术创作形成过程、画风演进历程的研究之价值和意义尤显重要。迄今为止首次亮相,难得一见。 |
注:本页面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原自网络,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艺连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