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自叙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中华瓷韵》创作札记

陈辉

陈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当代艺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汪劲松,1964年生于重庆。1981年考入清华大学,1991年获博士学位。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美术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现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美协会员。

陆学东,安徽合肥人。中国美协会员。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任中央军委训练管理某部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主任兼副教授,大校军衔。

《中华瓷韵》是参加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大幅水墨作品。宋瓷中的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高峰,是世界陶瓷史上的一座丰碑。五大名瓷以其独特挺拔俊秀的造型、色泽莹润典雅的釉色、通透明净的非凡气韵,奠定了其与其他朝代陶瓷艺术风格的不同,且形成鲜明的艺术特征,并有着“中华陶瓷瑰宝”的美誉。因此,我们在构思时,考虑到上述因素的同时,还要斟酌把这些器形放在什么环境里、与之相呼应的陈设方式及与此相关联的地貌、建筑、窑口、家具、陈设器具、绘画等如何与水墨表现相统一的问题。

我们先到五大名瓷的所在地,即浙江、河南、河北等地区的旧窑址实地考察,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在图书馆翻阅《宋代建筑全集》《宋瓷全集》《宋代家具全集》《宋代绘画全集》等资料,逐一选出经典而适合的造型,单独摘出来并设法把它们完整地组合在一起。但在实施创作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草图阶段,小构思画了多幅,水墨初稿到正稿共画了三稿。画第一稿时,考虑的内容太多,思考得有些面面俱到,没有抓住突出经典瓷器这一要点,而是把繁复的烧制场景都堆积在画面上。墨稿完成后像一个生产工地,没能突出“瓷韵”的光彩。

于是又画了第二稿,把突出瓷器陈设和瓷器特征放在首位。重点考虑怎么陈设、放在哪里更凸显瓷器的特性和韵律。画面中出现了“多宝阁”的家具造型,原以为这样放上瓷器最能彰显五大名瓷的韵律和形态,但遗憾的是,我们只急于解决器形的陈设摆放问题而忽视了对历史的考证。由于“多宝阁”这类陈设家具到清代才开始出现,所以第二稿又被否定了。此时,我们停下了笔,静静思索,并不急于马上画第三稿,而是打算从若干个小构思入手,总结并寻找突破点,为第三幅水墨正稿作准备。

第三幅水墨正稿是总结了上面两稿所出现的问题后,在绘制多个小稿的基础上推敲完成的,主要研究如何表现中华瓷韵的画面构成和处理手法,力求突出造型的简洁干净、釉色的润泽通透,以整体和谐的环境氛围衬托瓷器的华彩与光辉。画面中的近景、中景、远景变得单纯整体,瓷器被分组布置在桌面、花几上,形成井然有序、高低错落、造型各异、互为应和又互相对比的和谐关系。以屏风为背景恰好衬托了器形,屏风单纯的造型和灰度构成了一定的面积,与多个单体的点(器皿)形成了对比和呼应,再与桌面、花几、屏风的边缘线、直立的柱子和窗棂交汇出点、线、面的视觉构成美感。黑白灰的墨色与神秘的光影幻化出亦真亦幻的虚实空间,由近而远的构图和缥缈虚幻的中间层营造了穿越时空、亦远亦近的时代感。背景的窑址是将南方的龙窑与北方的圆窑以跨地域的方式安放穿插在一起,形成了协调的统一体,呼应并衬托了主题。第三幅水墨正稿入选了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

创作小稿入选后,即进入大幅作品的正稿创作阶段。在这期间,组委会组织了专家论证会,就160余幅作品在放大稿、正式创作前进行专家论证,对作品涉及的历史、人文、风俗、建筑、地域、服饰、道具及风格等多方面要素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统一性及艺术的表现性提出系统补充和修改意见及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非常重要。

但“面面俱到”即“哪儿都不到”。关键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体现“五大名瓷”典雅、高洁、温润如玉的瓷质特征,挺拔、俊秀、通透的造型特征以及与之相呼应的历史环境(建筑、家具、窑址、宋画及陈设方式)等的和谐关系,并以水墨的文化体征和意韵悠长的手法来展现画面。这是在考虑专家意见后,我们的思考和结论。我们确信,以我们擅长的水墨艺术语言可以完成《中华瓷韵》的创作,并保持纯水墨艺术语言的个性。

依据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的挂幅空间尺寸,原计划创作的尺寸高300厘米、宽600厘米,不得不缩小到高270厘米、宽440厘米。尺寸变了,构图跟着变化。原来的长构图变成扁方构图,创作小稿中的物体要进行删减或移动。屏风、窗棂、桌面、花架、器形以及窑址等物象的比例关系、高矮与长短、聚散与疏密、明度与节奏等都要进行重构与调整,如同重新构思创作一幅作品。一番调整和修改后,终于把构图确立下来,并在一个月内放大成高270厘米、宽440厘米的创作稿。整个创作要将纸铺于地面上完成,因为水墨创作需要大面积的渲染,水大墨稀易流淌,只有平铺才好操作。依据所借鉴的历史资料和听取的专家意见以及对我们个人理解的梳理,在创作《中华瓷韵》时,尽可能把握如下几个重点:

1.充分呈现宋瓷(钧、汝、官、哥、定)瓷质的美感与造型的经典性。尽力画出瓷器精妙细微的质感,以体现中华瓷器的创造性智慧与高超技艺。

2.展现历史的厚重感与艺术性表达。在当代的审美语境中,寻找时光的穿梭和亦幻亦真的时空交替感。屏风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亦是表现此意境的一部分。

3.坚守艺术个性与画面气氛的把控。水墨的个性语言施展是建立在画面的整体性上的,将多种物象合理有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至关重要,画面最终要呈现浑然一体的水墨气息和生动的气象。

《中华瓷韵》这幅作品的完成,解决了我们在创作大作品时遇到的部分问题和困难,达到了我们最终希望的目标。《中华瓷韵》原名《五大名窑》,这幅作品在最终的大稿创作评审中,专家评委们建议定名为《中华瓷韵》。

陈辉、汪劲松、陆学东《中华瓷韵》 271.5×443.5厘米 中国画 2016年

《元四家造像》创作札记

□李象群

李象群,1961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1990年,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0年至200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后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现任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美协理事、雕塑艺委会副主任。

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这四位元代书画界的代表性人物,秉承书画一体的美学思想,将中国山水画中的“抒情与写意”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中国书画史上一座“文人画”的高峰,对后世的艺术创作尤其是明清时期书画家的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以“元四家”为题材进行雕塑创作,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探索和思考。

此次创作,其实是我本人和四位元代大艺术家的一场对话。在创作之前,收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了解了“元四家”的生平事迹,研究了他们的艺术创作,思考和体悟这四位大家,从心灵上与他们进行交流和对话。在雕塑创作上,我认为只有艺术家自身真正融入创作对象之中,与创作对象的心灵相契合,才能创作出有神有情、有血有肉的作品。因此,在动笔画创作手稿之前,我花了很长时间仔细地、认真地感受和体悟四位艺术大家。从泥塑小稿到最终放大翻制,前后创作经历了很长时间。其中,倪瓒和黄公望的创作历时长达两年之久。在创作这四位艺术家的过程中,我会把作品“放”一段时间之后再继续创作,就这样在“放”和“创作”之间反复来回对比和观照,直到满意那一刻才最终停止手中的雕塑刀。这个“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我与作品的对话、思考和沉淀的过程。

在创作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元四家”作为中国文人画的代表性艺术家,我怎么样才能以自己的雕塑语言来塑造和传达这四位艺术家的精神气质以及文人意趣?从接触雕塑、学习雕塑到今天,几十年来,我一直研究古希腊雕塑的形态,包括黄金分割、空间结构、形体结构、解剖结构等,研究得非常多,也比较清晰,但是,慢慢地不自觉地就进入到通过研究西方到研究东方的这种转换过程。这不是有意识的,我越来越发现东方艺术和文化的感染力不是简单的自然科学呈现,而是在精神层面去推进。对于《元四家造像》的创作,我在思考如何把东方传统的视觉资源、表现语言进行当代性的转译,也就是在新的形式表达与视觉机制下,如何让作品生成新的审美趣味。

东方美学中的“意象”给我的创作以新的启发和灵感。在人物塑造上,西方经典的雕塑思维和理念往往将空间、结构放在首位,强调写实性。在“元四家”系列人物的塑造上,我不再追求人物的写实、逼真,反而尝试用学习到的雕塑技术进行思想上的一次拓荒。

首先,有意识地削弱作品的结构;其次,处理手法简约概括,使整个作品更加圆融一体;最后,突出“线”在雕塑中的运用。“元四家”的外轮廓线都很美,用绘画性来表现雕塑,在作品中注入绘画之美。通过以上的尝试,我试图从文人自身的形象上寻求艺术的自主性以及东方艺术中的“中国气派”。因此,作品最终呈现的“元四家”的人物形象并不是按照“元四家”人物的真实面貌来塑造的,“他们”是沾染、渗透了我的个人情感和理解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是以艺术家来表现艺术家。

作品中的黄公望表现的是其作画的一种状态,但是他已经不用笔,而是用意念。王蒙形象上的躺卧姿态,体现古代文人个体生命的气韵。在诗意的休憩中遗忘世俗的尘嚣,这是以古代文人为载体展现艺术家对艺术家的体验和感受。吴镇的造型源于他本人放浪形骸的性格,桀骜不驯的姿态表明了他的处世哲学。

作品呈现寿山石效果,而寿山石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也是中国文人的一种符号。文化对创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品的材质、表现形式和语言融为一体,进而形成了一种观念。观念通过手段来表达,最后才能形成完整的作品。

“元四家”作品的创作是在“意象”审美领域中的实验和探索,为我的雕塑创作开启了一个新的方向,今后的创作也将会沿着这条道路继续思考和前行。

李象群《元四家造像》

人已赞赏
展览展讯

中国美术馆今展“观海望京”:水墨里的北京古建与外滩建筑

2018-11-8 20:58:40

媒体关注艺术与生活艺术教育观点评论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维尔切克:科学与艺术具有许多相似之处

2018-11-8 21:03:4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